在七朝古都開封,一年一度的元宵燈會早已成為當?shù)厝罕姴豢苫蛉钡纳顑热萘。年?jié)過后,農歷正月十五夜幕降臨時候,在位于鬧市區(qū)的汴京公園,抑或梵鈴叮當?shù)拇笙鄧,甚至在街巷和廣場,便會亮起萬千盞絢麗奪目、千姿百態(tài)的彩燈來。數(shù)以萬計的古城群眾和郊縣農民,成群結隊,前呼后擁,如潮般涌進燈會會場觀燈,其場面之大,氣氛之熱烈,令人嘆為觀止。
開封的元宵燈會具有悠久的歷史,宋代更是熱鬧非凡!稏|京夢華錄》有這樣的記載:“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后,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辭出門,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面北悉以彩結,山啟上皆畫神仙故事……”又載:“用轆轤絞水上燈山尖高處,用木柜貯之,逐時放下,如瀑布狀。又于左右門上,各以草把縛成戲龍之狀,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shù)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設兩長竿高數(shù)十丈,以繪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于竿上,風動宛若飛仙……”《東京夢華錄》對百姓觀燈時的情景也有描述:“萬姓皆在露臺下觀看,樂人時引萬姓山呼。”這些記載,都生動地再現(xiàn)了北宋京城開封當年元宵燈節(jié)的盛況。
新中國成立以來,開封元宵燈會不僅經久不衰,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表現(xiàn)的形式和內容不斷翻新,充滿了時代氣息,觀燈盛況今非昔比。如1985年農歷正月十三舉辦的元宵燈會,其宏大的規(guī)模至今為開封群眾津津樂道。是日晚,由各行各業(yè)和本市居民制作的數(shù)千盞花燈在市區(qū)各條通衢大道乃至背街小巷分列排開,千姿百態(tài),光耀如晝,綿延十余公里,“聲、光、電、動”一應俱全。其表現(xiàn)內容,既有古代風物、傳說故事、動物和花卉,也有反映新生活、新風貌的各種人物、建筑物和工農業(yè)產品,觀燈群眾多達數(shù)十萬,直把每條陳展彩燈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這次燈會之后至今的10余年來,開封元宵燈會年年不斷,但展燈地點逐漸轉移到公園,燈會越辦越好,群眾入園觀燈樂此不疲。如汴京公園近年來與外地一些彩燈公司聯(lián)手,先后舉辦了剪紙藝術燈會、恐龍藝術燈會、世界風車藝術燈會、“大地走紅”藝術燈會,大相國寺舉辦了“世紀之光”藝術燈會,等等,文化內涵豐富,藝術效果強烈。今年元宵節(jié),開封舉辦燈會的規(guī)模又將有所擴大,不僅汴京公園、大相國寺舉辦燈會,清明上河園和位于開發(fā)區(qū)的金明廣場也將舉辦燈會。其中,汴京公園舉辦的燈會規(guī)模最大,彩燈30余組,大小燈飾10萬余盞,包括“龍鳳呈祥”、“天女散花”、“八仙醉酒”、“飛虹滿園”、“桃園結義”、“奔向未來”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造型生動,并運用了“聲、光、電、動”等 “現(xiàn)代化”表現(xiàn)形式。
應當說,開封元宵燈會已成為這座古城的“特產”,它源遠流長,既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又有廣泛的現(xiàn)實基礎。像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和東京禹王大廟會那樣,元宵燈會也正悄然成為開封一年一度的又一個節(jié)會。菊會舉辦在金秋,廟會舉辦在仲春,燈會舉辦在新春伊始,一年三“節(jié)”,內容各異,相得益彰,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對陶冶情操、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在開封已經跨入“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行列、正大力推進旅游帶動戰(zhàn)略的今天,如果能對元宵燈會進一步引導、策劃和包裝,將分散在各個旅游景點的燈會有機地“串”在一起,形成大氣候,則勢必可以使之成為繼菊會、廟會之后又一個響當當?shù)穆糜纹放,也勢必能進一步豐富開封的旅游資源,增加開封的旅游內涵,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加快開封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開封府,又稱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歷代的官府中以北宋開封府規(guī)模最為宏大,是管理國都及京畿地區(qū)的重要機構,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地位非常顯赫。北宋的開封府..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