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太逛“三橋”
江南的橋,似乎骨子里就傳承著一種文化,一種精神,飄蕩著一股靈氣。倘若說江南是有生命的,那便是水的靈動;倘若說江南是有靈魂的,那橋便是她的魂兒。同里水鄉(xiāng)的美,我以為最為集中的就是佇立于鎮(zhèn)中心十字形小河上的那三座橋了。
三橋是指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它是江南的眾橋之寶!叭龢颉奔刃∏闪岘囉止艠愕溲牛h遠看去像三尊精雕細刻的彎彎石雕,橫跨于青水碧波之上,掩映于一抹綠樹叢中。
走近“三橋”,腦海里泛出一首歌謠:“燈影漿聲里,天尤寒,水尤寒。夢中絲竹輕唱,樓外樓,山外山,樓山之外人未還。人未還,雁字回首,早過忘川,撫琴之人淚滿衫。揚花蕭蕭落滿肩。落滿肩,笛聲寒,窗影殘,煙波漿聲里,何處是江南?”自然,眼前的繁茂喜慶之景象,與歌謠里的意境已物是人非,大相徑庭了。
同里人非?粗亍白呷龢颉薄K麄儼烟、吉利、長慶三座橋看作是消災(zāi)避難、吉祥幸福的象征,把一種祈求幸運平安健康求富的心情用一句美好的諺語表達出來:“走過太平橋,一年四季身體好;走過吉利橋,生意興隆步步高;走過長慶橋,青春長駐永不老”。故,“走三橋”這個古老的民間風(fēng)俗,數(shù)百年來一直被沿襲至今。
但凡鎮(zhèn)里姑娘出嫁、小伙子娶親,要吹著喇叭、敲著鑼鼓,雙雙對對地走過“三橋”,取“新郎新娘走三橋,心心相印,恩恩愛愛,夫妻和睦,白頭偕老”之意。老人恰逢六十歲生日時,是日午宴后也定要走走這“三橋”,謂可增壽添福,壽比南山。
我們見鎮(zhèn)上一戶人家抱著一個像是滿月或是過百日的嬰兒,喜孜孜地同走“三橋”。聽當(dāng)?shù)厝苏f,鎮(zhèn)上人現(xiàn)在凡逢考上大學(xué)的、當(dāng)兵的、外出覓工的、出遠門的等,都要到“三橋”走走;外地亦有不少新婚夫妻專程來這走“三橋”,像是到安徽黃山去結(jié)“連心鎖”似的?梢,人們對“走三橋”的美好寄托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了。
我和太太也擠在這密密匝匝的人群中,相依相偎地走在“三橋”上。太太揚著通紅的臉對我說:這是對我倆二十多年來相濡以沫的公證,是對我們夫妻倆執(zhí)手偕老的宣誓哦。我哼唱著: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太太不滿地說,嘻皮笑臉地唱啥?“走三橋”要真心誠心,你要說出來。我俯在太太耳邊大聲喊道:我愛你,就像鼠標(biāo)愛鍵盤,就像老鼠愛大米……太太笑言:亂七八糟地說些啥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