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城市印象里,大概都有那么一段可以零存整取的記憶:在一條悠長悠長的小街巷里,必然有個丁香般結著幽怨的姑娘……小街旁觀著寒來暑往,萬物生長,在細微處閃爍著人情味兒,也在生命的喘息里幫你留塊兒閑適的空間。為什么是小街?為什么不是小街!
南鑼鼓巷 天真與現(xiàn)實
五木 半腦袋故事,半腦袋荒唐,不寫出來憋得慌。
午后的陽光灑在南鑼鼓巷的酒吧里,淡淡的糜爛卻不失生氣,喝得有點兒茫然的自己,對著瑪格麗特的鹽邊輕舔著,讓澀澀的味道散去……
麻煩把樓上這位拖走,隨便澆上幾桶水,小清新已經毀了純棉布和小碎花,就別再對南鑼鼓巷下手了。此處煙火氣頗盛,人味頗濃,現(xiàn)世現(xiàn)過,不糾結歲月,更不喜好靜。雖然有別處一樣的潮人、美女,更有那些胡同的三老四少,數落著行人,損著酒吧飯館。云山霧罩地聊:“瞧見沒有,四哥的千金開上寶馬了,小胡同,也不怕叫三輪給剮了!”“老六家的三間西屋拆墻改門臉后,整個院子晚上不用點燈了!薄奥犝f東邊那宅子賣了一個多億,隔壁五爺著實賣早了……”東一句西一句,一口京腔抑揚頓挫,跟酒吧的樂聲、單反開自動檔猛拍的快門聲,織出別樣的風情。所以,盡管各種Shopping Mall林立,南鑼鼓巷依然算是可去之地,尚未被崛起的新商圈們追得落了伍。
南鑼鼓巷在什剎海以東,從南到北直線距離不足800米,歷史已有700年,百米就是百年,間隔著馮國璋舊宅、蔣介石行轅,再往上倒,是僧格林沁祠堂、皇后婉容的娘家故居,住過直隸總督榮祿、大學士文煜。正街上,房牌59號傳說是明末降清的將領洪承疇的宅院……金粉、車馬,前世一片繁華。如今達官貴人已蹤跡全無,只剩下深深的傳說和故事在墻腳打轉。
再之后,成了普通百姓的人家,所有故事的情節(jié)梗概,伴著時光,紛紛散在街頭巷尾。
然后,巷子被激活,重新有了今生的赫赫聲名。復活的開頭很俗,中戲這幫嬌生慣養(yǎng)的美女帥哥號稱吃不慣學校食堂的飯菜,非跑到學校西側胡同口的小飯館點個菜、整瓶酒,聊天說戲,慢慢地形成了氣候。不過,在各類媒體大肆報道之前,這里更像一個聚集地,酒吧更任性些、衣飾還不曾一水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雜貨店可以亂七八糟的——反正都是為了了解它們的人而存在。
早的有“過客”“載巷”,后來有“喜鵲”“沙漏”,再后來又有“老伍”“單眼皮”“觸礁”“胡同兒”和“知胭齋”,其實不用記名字,隨便挑一戶對眼的,進去,點杯酒水,窗外青瓦、室內沙發(fā),想怎么懶就怎么懶;其實也不用挑時段,南鑼鼓巷夜晚和白晝都是風景,沒有誰比誰更魅力,只有隨來隨嘗的風情和敦厚。坐累了,就走走。店鋪、小吃,全是誘惑。陶笛公社、食草堂、火柴語錄、青花的記憶、文宇奶酪、創(chuàng)可貼、三棵樹、熊貓房子、這兒沒玉米汁兒、幸福流氓……店名拼了命地不尋常,非得落進眼睛不可。一家懷舊物品雜貨店,搪瓷缸、喜字暖水壺、黑白電視機,“為了老婆,吃點苦算啥”。口盅還是女人相送的定情物,親朋給結婚成家的祝福少不了帶喜字的暖壺?纯慈缃袢藗兇齼r而沽的愛情,幸福打了折扣,招惹來心累。小巷也是金錢的通道,吆喝、練攤兒、掙錢,打開后備廂,就是一處臨時門面。
逛就逛吧,別拍了,還自拍。徐崢都在《泰囧》里吐槽了,最土的就是拍照時比出剪刀手。不過愛拍照的姑娘倒是都很靚,可惜天氣還冷,絕對沒有故鄉(xiāng)露肉的妞們養(yǎng)眼,這里有邂逅,沒有艷遇,也不要想入非非,別人的城市里玫瑰花再美,也比不上自個家兒的黃花菜。
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常?匆妼в涡〗闩e著小旗,身后跟著興奮的旅客,哪國的都有。店鋪開始良莠不齊。一個小角落都能做成店面,章魚丸子、吐司、奶酪……巴掌大的地方站滿密密麻麻的人,咖啡館坐滿了背挨著背張望的人,很擠、很商業(yè),就像姑娘臉上的濃妝,妖艷誘人但有點假。南鑼鼓巷越火,小店的生意卻越來越難做,“拓荒者”要么各出奇招,要么關門大吉,菊兒胡同的情趣店老板趙勇敢,出盡了奇招,小店軼事在天涯豆瓣上紅紅火火了好一陣,最后租約到期,被房東掃地出門,辜負了才情。
新一輪的“南鑼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這片700年的人間煙火之地,可以給你一段閑云野鶴的老北京時光。只是,要盡快,要趁早。
TIPS
觸礁
南鑼鼓巷的酒吧不少,個個特點鮮明,觸礁的人氣很高,晚上十點依然能人滿為患,各種喝High的男男女女。面積不大,更顯溫馨。而相比于后海附近的酒吧,南鑼的酒吧少有吵鬧喧囂,只是店內的調酒師似乎很喜歡濃烈的酒,每一款調酒酒精濃度都很高,如果你是初次來,切記少飲為妙。(南鑼鼓巷14-1號)
青花的記憶
沒錯,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里以青花瓷飾品居多,看的人多,真正掏錢的卻沒幾個。個個上四位數的價格的確有些讓人望而卻步。門前的幾款大花瓶很吸引人眼球,讓你路過就不肯錯過。里面的每款青花瓷都讓你大飽眼福,先別說立刻買下,就是看幾眼也高興。(南鑼鼓巷30號)(撰文、編輯/ 郭越 侯佳婧 圖片/華蓋 CFP 李昊)
相關閱讀: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xiàn)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qū)與天津相連,其余為河北省所環(huán)繞。它薈萃了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每年有超過1億4700萬的..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