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rèn)我已經(jīng)驚喜得麻木,離開九龍柏,來到一棵二喬玉蘭面前,暫停了腳步。
玉蘭為我國名花,二喬玉蘭更是其中尊貴者。只見她亭亭而立,粉紅的花朵,格外招人喜戀。剛要去撫摸她,卻被三兩成群的年輕女孩子搶了先,相機(jī)“咔咔”的聲音,提示著我讓出位置。我看著美麗的玉蘭和活力四射的女孩,笑了笑,繼續(xù)前行。不消半刻, 我來到了公園東南側(cè)的“曲池勝春”景區(qū)。此為國家新建景區(qū),池中有天鵝展翅、蟾蜍望天等塑像,在這潺潺流水之中,天鵝和蟾蜍活靈活現(xiàn),不禁讓人對大自然有了幾分向往。將目光投向正東方,是“清暉觀日”景區(qū),由如此詩意的名字,我們也能想到,絕對是一處能令人大飽眼福的好地方。
日壇風(fēng)景蔚為大觀,太陽花一般的燦爛;月壇景色卻如空谷中幽蘭,稱得上別有洞天。該壇北面有其他祭壇一樣的建筑,如宰牲亭、神庫、鐘樓、神廚等地,獨缺少齋宮,或許皇帝晚上祭拜月亮完畢后,隨即就回宮了吧。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月壇南面。南面為國家新辟的景區(qū),鵝卵石鋪成的小路,通往山水亭榭處,組成了一個頗具山水園林特色的格局。該園設(shè)計之處,緊扣“月”為主題,取名為“邀月園”。園中有一個叫“天香院”的庭院,草坪上,還有幾只玉兔雕塑,造型栩栩如生,盡顯玉兔靈性的同時,襯托出庭院的幽靜,將其比之幽蘭,最合適不過。
人文底蘊 增光添彩
日壇西南角,在一片蒼松翠柏的環(huán)繞下,有一座大理石陵墓矗立,此處長眠的是馬駿烈士。馬駿,回族人,原中共北京市委書記,中共早期的領(lǐng)導(dǎo)人之一。1928年,3 3 歲的馬駿因叛徒出賣,死在了軍閥張作霖的槍下,后葬于此。他死在了追求真理、追趕太陽的路上,國家為紀(jì)念他,先后請郭沫若、鄧穎超等人為墓碑題詞,并每年清明都會組織中小學(xué)生前來掃墓。
日壇英烈光芒萬丈,月壇傳說不遑多讓。相傳朱元璋祖孫三代在夜間賞月,朱元璋命令兒孫作詩。兒子朱標(biāo)說: “ 昨夜嚴(yán)灘失釣鉤,何人移上碧云頭?雖然未得團(tuán)圓相,也有清光遍九州!睂O子朱允說:“誰將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龍未敢吞!敝煸奥牶,認(rèn)為兩人詩作不祥,果然朱標(biāo)和朱允都未得善終。月壇的碑刻中并沒有記錄這兩首詩,應(yīng)是傳言不可盡信。
另外,宋代文豪蘇軾曾言:“道人幽夢曉初還,已覺笙蕭下月壇。風(fēng)伯前驅(qū)清宿霧,祝融驂乘破朝寒。”后來此詩被題于月壇之中,直到今日,后人走在月壇,仍能一賞這位千古詩詞大家的絕世華章。
永垂不朽的烈士,追趕太陽的英雄,是太陽花對真理和光明的執(zhí)著追求;千古留名的騷人,留給月壇的詩句,是幽蘭散發(fā)出的淡淡芬芳。再回首,日壇和月壇水乳交融,熾熱與清幽相互交織,張開胸懷,擁抱日月,不禁令人流連忘返。(文/謝輝 攝影/大塊)
相關(guān)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