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聞“ 先有潭柘寺, 后有北京城”。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qū)東南部的潭柘山麓,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是佛教傳入北京地區(qū)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廟,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曾賜名為“岫云寺”。關(guān)于“潭柘寺”這個名稱的由來,有一個“拋毯劃地”的傳說。
話說,當(dāng)年華嚴祖師用一塊蓋蒲團的巴掌大的毯子,施法用拋毯劃地的方法,從兩個地主手里得到了建寺的土地。這座寺廟因此在民間被俗稱為“毯遮寺”,并廣為流傳,后經(jīng)千年,“毯遮寺”就逐漸演變?yōu)椤疤惰纤隆薄?/p>
潭柘寺坐北朝南,游覽路線可分為東、西、中三路。寺院東路由庭院式建筑組成,錯落有致,潔清幽,更有翠竹名花點綴其間。西路是寺院式的殿堂,顯得莊嚴而肅穆。而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等著名建筑。中軸線終點是一座樓閣式的建筑,名毗盧閣,站在毗盧閣上縱目遠眺,遠山近寺都盡收眼底,頗有一種出凡入圣之感。在毗盧閣下東側(cè),有兩巨株紫玉蘭,是玉蘭中難得的珍品,也是潭柘寺的一絕。
龍?zhí)恫辉,“二喬”依舊
有詩贊曰:“三春一絕京城景,白石階旁紫玉蘭!边@里說的就是潭柘寺的兩株紫玉蘭了。這兩株紫玉蘭樹齡已有400多年,老干粗已過尺,枝繁葉茂,時值秋風(fēng)拂動,更覺其雍容華貴,風(fēng)韻多姿。去過潭柘寺的人會發(fā)現(xiàn),昔日聞名遐邇的龍?zhí)对缫褯]有了活水水脈,而久負盛名的兩株紫玉蘭卻依然亭亭玉立,嬌艷高雅,芳香誘人。
這兩株紫玉蘭樹形婀娜,綻放時花瓣碩長,且枝繁花茂,其美麗花姿在北京獨一無二,算得上花中之魁。并且它們還有一個動聽的名字,叫“二喬”,取意于三國時期的故事。
那時,東吳喬國老有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這一對姐妹花可是天下聞名的絕世美女,甚至連遠在洛陽的曹操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然而后來,她倆同時嫁給了兩位天下英杰,即大喬嫁給了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策,小喬嫁給了風(fēng)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瑜。史說曹操虎視江南,也正是為了“江東二喬”,他還曾發(fā)誓說:“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yè);二愿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憾!”后來,周瑜聯(lián)合劉備抵抗曹操,既贏得了赤壁之戰(zhàn),也保住了“二喬”。
“江東二喬”竟然引起如此爭奪戰(zhàn),可見其美艷程度,而把潭柘寺里的兩株紫玉蘭以這樣婀娜多姿的美女比附,可見這花的嬌艷媚人之狀。
“二喬”紫玉蘭每年3月底至4月初開花,花期約一個月;ㄩ_時節(jié),數(shù)萬朵紫玉蘭花綻滿枝頭,幾乎遮蔽半邊天空,在陽光的映照下剔透似玉,晶瑩奪目。遠遠望去,燦若紫霞;近處端詳,美如玉盞。“二喬”玉蘭花紫中帶白,十分嬌媚,它是由白玉蘭和紫玉蘭通過嫁接形成的,更神奇的是,當(dāng)季節(jié)反常的時候,這兩株紫玉蘭甚至可能在夏季“花開兩度”。
塵間凡境多喧躁,佛寺靈山得靜安
現(xiàn)在,在這個嚴寒逼近的季節(jié),走進古剎潭柘寺,沐浴著從古松樹的縫隙中灑落下來的溫暖陽光,伴著若有似無的梵音和鐘聲,我們聞著花香漫步在玉蘭樹下。微風(fēng)吹過,仿佛有玉蘭花瓣靜靜地飄落下來,我們伸開雙臂迎接一場美麗的玉蘭花雨……多么愜意的浪漫!
其實,潭柘寺不但自然景觀非常優(yōu)美,而且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更何況它和各朝代皇親國戚那種密切的關(guān)系。早在清代,御亭流杯、九龍戲珠、平原紅葉、千峰拱翠、萬壑堆云、殿閣南薰、雄蜂捧日、層巒架月、錦屏雪浪、飛泉夜雨,這“潭柘十景”,就已經(jīng)名揚京華了。而且,潭柘寺遠離城市,寺院內(nèi)清幽寧靜,春夏秋冬各有美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即使在京城其他景點人聲鼎沸的“黃金游”之時,潭柘寺內(nèi)也總是顯得格外清凈。不是沒有游客,而是依山而建的這座寺院風(fēng)水講究,古樹參天,加上佛祖尊嚴,香火繚繞,游客們都會自覺地保持一份淡定、矜持。
在浮華的京城,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喧囂的人群,滿目都是浮躁的氣氛。走進林深凈地潭柘寺,給自己的心靈尋找一份清靜吧!
相關(guān)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