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經(jīng)典音樂劇《巴黎圣母院》
場館:北京展覽館劇場
時間:2011.12.27-2011.12.30
票價:180 280 380 580 680880 1280 VIP1280 VIP1680 1000(680X2) 1500(880X2)
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當代罕見的曠世巨作
首首唱段堪稱經(jīng)典、曲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天后席琳·迪翁等巨星爭相翻唱
囊括“最佳年度演出獎”、“最佳世紀歌曲觀眾獎”等多項世界大獎
全球公演次數(shù)位列三甲、輝煌成就完勝《悲慘世界》和《西貢小姐》兩大名劇
法蘭西優(yōu)雅氣質(zhì)與世界藝術(shù)的巔峰演繹
古典與浪漫風暴席卷全球
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的《巴黎圣母院》,承襲法國大文豪雨果傳世之作,被譽為是最好聽、做好看的音樂劇。劇中角色與場面充滿對立及沖突:傾慕與狂戀、誓言與背叛、權(quán)利與占有、宿命與抗爭、原罪與救贖、沉淪與升華,跌宕起伏的戲劇張力,建構(gòu)成一部波瀾壯闊血史詩巨作,跨越時代潮流與文化藩籬,開創(chuàng)了當代音樂劇的新紀元。
用音樂與舞蹈的極致演繹,建構(gòu)成一部跌宕起伏、充滿戲劇張力的鴻篇巨制,開創(chuàng)當代音樂劇新紀元。
在其基本音樂結(jié)構(gòu)中,大量融入了流行音樂的元素,讓全球觀眾既能欣賞到歌劇的詠嘆調(diào),又能聽到搖滾和法國民歌,而波西米亞民謠的加入更使音樂顯示出異國情調(diào)。
由于《巴黎圣母院》音樂的流行性,許多流行巨星們都爭相翻唱劇中的選段,其中包括曾在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獻唱的澳大利亞天后蒂娜·阿瑞娜和世界巨星席琳·迪翁等流行大腕。甚至曼聯(lián)足球隊的“老佛爺”弗格森爵士也曾出現(xiàn)在該劇客串了一把。
《巴黎圣母院》的奇跡
當兩位大師鮑伯利和勛伯格以《悲慘世界》與《西貢小姐》在全球造成轟動時,后來居上的《巴黎圣母院》在國際上再次引領(lǐng)了矚目的風潮。雨果被譽為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大文豪,除了《悲慘世界》之外,還創(chuàng)作了《巴黎圣母院》、《克倫威爾》等文壇名著,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漫長而動蕩的歷史時期,當時法國文壇正處于古典及浪漫主義沖突之際,他力主浪漫風格,以磅礴的氣魄、豐富的想象力、華麗的詞藻傲視文壇,更以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撼動讀者心弦。
以《巴黎圣母院》為基本架構(gòu)所改編的音樂劇有安德魯洛伊韋伯的《歌劇魅影》、迪斯尼的卡通片《美女與野獸》和《巴黎圣母院》等等。
劇中“鐘樓怪人”卡西莫多對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的愛,曾讓全球觀眾感動掉淚,而《巴黎圣母院》的中卡西莫多所唱的《舞吧!艾絲美拉達》,成為全球傳唱最多的的經(jīng)典唱段:
當時光流轉(zhuǎn)/有一天,人們會在地底發(fā)現(xiàn)/兩具纏抱的骸骨/向整個宇宙宣告/卡西莫多如何深愛著吉普賽女郎艾斯梅拉達/上帝將他造得如此丑陋/是為了幫她背負十字架/吃我的肉吧,飲我的血 /鷲山上的禿鷹 /只有死亡能將我倆的名字結(jié)合/讓我的靈魂飛翔/遠離這苦難的土壤/讓我的愛融入宇宙之光/舞吧,我的艾斯梅拉達/唱吧,我的艾斯梅拉達/再為我跳一支舞吧/我愛你至死不渝/舞吧,我的艾斯梅拉達/唱吧,我的艾斯梅拉達/讓我和你一同離去/為你而死,雖死猶生/舞吧,我的艾斯梅拉達 /唱吧,我的艾斯梅拉達/來睡在我懷里/我愛你至死不渝……
此外,《大教堂時代》作為《巴黎圣母院》的開篇,也是一首家喻戶曉的經(jīng)典。簡潔的一記吉他撥弦引出了詩人氣定神閑的敘述:“這個故事發(fā)生于美麗的巴黎,時值一四八二年……”,在意想與詩韻當中,民謠漸漸融入遼闊的時代背景中,詩人歌手堅定的歌聲撥開時空的迷霧,席卷旁觀者的意志進入到遙遠神秘的大教堂時代。“大教堂撐起這信仰的時代”,藝術(shù)家以最滂沱的旋律最強悍的聲音,模擬出圣母院拔地而起在歷史長河中所占據(jù)的短暫卻輝煌的一幕,極具震撼力與藝術(shù)感染力。
1998年《巴黎圣母院》在巴黎國會大廳首演盛況空前,連演126場,五十萬門票全數(shù)售罄,在其后的幾年時間里創(chuàng)下了直接劇場觀眾400多萬人的記錄,并迅速以其巨大的藝術(shù)震撼力和視聽上的極高水準,振蕩了整個歐洲藝術(shù)界。其音樂原聲唱片銷售達700萬張,劇中的單曲《美麗佳人》更是獲得世界音樂獎,被眾多著名歌手翻唱。
在倫敦上演之前,它的法語版本在1999年9月起進行了歐洲的巡回公演,公演十分成功,好評如潮,CD更是賣的如火如荼,一度脫銷。這出音樂劇的英語版從2000年元月起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演出半年,場場爆滿。劇團在5月正式移師倫敦西區(qū)常駐長演,一舉打破了百老匯與西區(qū)音樂劇獨霸天下的趨勢,創(chuàng)造了音樂劇的一個奇跡。
《巴黎圣母院》以7種語言演出,包括法語、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俄語、韓語和荷蘭語,它的CD和DVD在全球售賣超過一千萬張。它在法國、加拿大、俄國、西班牙和韓國囊括多項國際大獎,已成為世界性的演出盛況。
由此,《巴黎圣母院》在首演短短不到一年內(nèi)就創(chuàng)造奇跡,不但是法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音樂劇,并躍身成為世界四大音樂劇之一,打破了過去由《悲慘世界》、《西貢小姐》締造的紀錄!
與眾不同的音樂。何璧附巧c歌唱角色分離
《巴黎圣母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舞蹈和歌唱完全相分離的形式,也就是跳舞的演員不唱歌,而歌唱的演員不跳舞。整個劇目的歌曲全部由7位主要演員演唱,他們歌唱的時候不參與任何舞蹈,個個全情投入,就像聚光燈下的超級明星。舞蹈演員則完全不參與歌曲的演唱,在<非法移民(The refugees)>,<愚人慶典(The Feast ofFools)>, <奇跡之殿(The court of theMiracles)>,<愛之谷(valley of love)>等幾個大場面的段落中,舞蹈幾乎就是演出的全部。
將舞蹈與歌唱完全分離,可以讓兩者更加投入于自己的演出,將各自的表演發(fā)揮到極致。而不需要因為歌唱演員的緣故而降低舞蹈的難度,也不需要因為舞蹈演員的緣故而影響聲音的質(zhì)量。當歌唱演員用聲音表達情感時,一旁的舞者就全情投入地用肢體表達復雜的感情糾葛。
在《巴黎圣母院》中,歌唱者用具象的歌詞來表達情感,舞者用抽象的動作來表達情感,歌者和舞者在同一舞臺上同時表達了內(nèi)在和外在、具象和抽象。
在舞蹈動作上,編舞還給予舞者很大的自由度,有些段落明顯帶有自由發(fā)揮的成份。同時舞者在舞蹈時還運用了欄桿、棍棒等道具,體現(xiàn)出了寫實和寫意的雙重效果。
同時《巴黎圣母院》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是劇中的一大亮點,劇中的音樂多達50余段,作曲者對于每一首歌曲都是獨立成篇的。除了幾首是完全反復之外,幾乎首首都是全新的創(chuàng)作,因而在音樂欣賞時會有現(xiàn)場音樂會的感覺。
高空特技盡顯魅力
劇中的高空特技也非常令人驚異。比如卡西莫多對著自己心愛的大鐘傾吐內(nèi)心愛慕之情的時候,三個大鐘頓時從天而降,在每一個鐘里面都有一個特技演員,他們扮演鐘擺奮力地搖擺,撞擊著大鐘,發(fā)出震人心魄的聲音?粗丶佳輪T掛在大鐘里面,作著各種各樣的動作,配合著巨大的鐘聲,再加上卡西莫多熱烈而近乎嘶吼的聲音,絕對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場面。
還有艾絲美拉達被吊死的一幕,以及卡西莫多在臨終前的四位舞者吊在鋼絲上的演出,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歸功于高空特技帶來的震撼。這些動作的表演者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的,他們中有許多是從運動員或雜技演員,其中就有以舞蹈特技表演而名聲大噪的 <高動能(YAMAKASI)>七人團,著名電影導演呂克·貝松曾經(jīng)根據(jù)他們7人的高超特技表演拍成了電影《企業(yè)戰(zhàn)士》,在歐洲青少年中產(chǎn)生了很大反響。
視覺沖擊力
《巴黎圣母院》的布景是非常具有有沖擊力。劇目一開場,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是一堵由幾十塊拼板拼成的大墻,加上刻有浮雕的大柱,猶如將整個巴黎圣母院搬到現(xiàn)場的震撼場景,在燈光的映襯下,呈現(xiàn)出神秘幽暗的氣氛。相比較于百老匯和倫敦西區(qū)的大多數(shù)音樂劇,《巴黎圣母院》在布景的設計上要更注重抽象與意境的藝術(shù)渲染。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