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特產(chǎn)
新滋味之杜阮涼瓜
杜阮大頂涼瓜,又稱苦瓜或癩瓜,是江門市杜阮鎮(zhèn)的特產(chǎn),因為杜阮一帶多為沙質(zhì)土壤,且氣候十分適宜種植涼瓜。涼瓜雖苦,卻從不會把苦味“傳染”給一同烹飪的其它材料,因而又有“君子菜”的雅稱。
價格:目前剛上市還比較貴
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現(xiàn)在杜阮涼瓜剛剛開始上市,市場價格比較貴,要5-6元一斤,到五六月份時,涼瓜大量上市,價格就會回落至2-3元一斤。不過在江門來說,這個價格在蔬菜中算是比較貴,難怪不少餐廳都感嘆涼瓜菜成本高。
外形:我很丑但我很受歡迎
杜阮涼瓜的外形與其它的涼瓜有很大的分別,一般涼瓜身材比較修長苗條,而杜阮涼瓜則矮矮胖胖,頭大尾尖、平頂色綠,紋路又深又粗,瓜肉特別厚身、脆口,因此當?shù)厝朔Q之為大頂瓜或“柿餅蒂”。
在杜阮,基本每一家餐廳都會有一道招牌菜豉汁涼瓜皮,但卻很難找一家可以吃到全涼瓜宴,因為涼瓜的做法太多,且有的菜式耗時較長,當?shù)夭蛷d都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研究。以下是幾種在杜阮比較受歡迎的涼瓜菜,做法家常,味道鮮美,價格也十分公道。在小記走訪的幾家杜阮餐廳,平均每天都會賣出七八十斤的涼瓜,最多的時候,上百斤也有。
1.覓食地點:
上富豬什
上富豬什是杜阮墟鎮(zhèn)一家以吃豬雜為特色的農(nóng)家餐廳,剛駛過農(nóng)田來到餐廳門口,就被門口停滿汽車的陣勢給鎮(zhèn)住了,想不到一家小農(nóng)莊竟然這么火爆。餐廳靠農(nóng)田和田塘而建,環(huán)境比較簡陋,不敢恭維,但勝在自然,有風味。踏進餐廳,基本看到每桌都會點一盤翠綠的涼瓜皮,而且都是豉汁涼瓜皮。原來,這里的涼瓜皮只有一種做法,就是豉汁涼瓜皮,但選擇少絕對不代表廚師技藝不夠火候。
炒:招牌豉汁涼瓜皮
據(jù)老板黃先生介紹,很多人吃涼瓜皮都喜歡原汁原味,因而涼瓜的做法大多比較樸素,豉汁涼瓜皮就是其中之一。雖然杜阮涼瓜自身條件優(yōu)越,但后天的烹調(diào)也很考功夫。黃先生說,炒涼瓜的做法簡單卻講究,并不需要加任何肉類,秘訣就是“快”和“鍋氣”,先把涼瓜去瓤切四片,因瓜型肥矮,切四片剛剛好,然后過水,最后下鍋爆炒,過水和爆炒的時間加起來大概三分鐘,時間雖短,但因為火候足,瓜已熟透。
上桌了,瓜色青翠欲滴,一碟子綠油油的瓜皮,賣相十分普通,讓人不禁懷疑它的魅力到底何在。不過當咬上第一口,馬上發(fā)現(xiàn)以貌取瓜是大錯特錯的事情。瓜皮厚身、飽汁,入口爽脆,完全沒有一點渣。伴著濃濃的蒜茸和豆豉香味,而且苦味清而不澀,如果說那是涼瓜的苦味,倒不如說是它獨特的香味。不喜歡吃涼瓜的人也不妨一試,說不定你會就此愛上它。(價格:18元)
[美味提示]這里的炒生腸脆而不臊
這里的涼瓜皮雖然美味,但只是“綠葉”,“紅花”還是豬雜,有生腸、大腸、粉腸、豬紅等各種豬雜都可以在這里吃到,最值得推薦的是炒生腸,非常爽脆,且沒有一點臊味,是小記吃過最好吃的生腸。(價格:30元/例)
2.覓食地點:
翠湖山莊
翠 湖 山 莊 坐 落 在杜阮著名風景區(qū)叱石山下,臨湖而建,靠山面水。置身其中,滿眼盡是青蔥綠樹,仿佛走進了一幅奇妙的山水畫一般。這里的涼瓜做法比較多,有湯、炒、燜、白灼、煎等。
湯:咸蛋肉片涼瓜湯
涼瓜湯有多種做法,如排骨黃豆煲涼瓜、水庫魚頭煲涼瓜、鯽魚煲涼瓜等,但需時較久,一般要提前預(yù)訂。而咸蛋肉片涼瓜湯是生滾湯,做法簡單,只是將涼瓜切薄片滾湯,不過味道鮮甜,一大鍋湯眨眼就被消滅掉。(價格:12元)
炒:罐頭鯪魚炒涼瓜片
在當?shù)兀瑳龉系谋姸喑捶ㄖ,罐頭鯪魚炒涼瓜片的受歡迎程度僅次于豉汁涼瓜皮。涼瓜切成薄薄的一片,灼水后用罐頭鯪魚一起炒即可,吃起來微微的甘苦中透著濃濃的魚香。(價格:20元)
燜:排骨燜涼瓜
排骨燜涼瓜算是一道經(jīng)典菜式,因為燜需要的時間比炒要長,所以涼瓜不是片皮或切絲,而是切成三角形,這樣即使和排骨燜上15-20分鐘,依然能保持青翠可人的色澤。(價格:40元)
煎:涼瓜粒煎蛋
涼瓜與很多食材都能擦出火花,雞蛋就是最佳拍檔之一。將涼瓜切粒過水,放入打好的雞蛋中拌勻,煎熟上碟。表面金黃香脆,內(nèi)里松軟,口感、味道都不錯。(價格:12元)
灼:白灼涼瓜蘸白糖
朋友戲稱這是“水果涼瓜”,因為吃起來像吃水果一樣,非常適合飯后吃。到了夏天,還會有餐廳把白灼涼瓜加冰粒急凍,做成冰鎮(zhèn)涼瓜,可惜現(xiàn)在天氣未熱,所以杜阮的餐廳還沒推出這道菜。(價格:18元)
[美味提示]這里的水庫魚可一魚五味
翠湖山莊的涼瓜也只是配角,主角是水庫魚,賣點是一魚五味,包括魚腸蒸蛋、蒸魚頭、魚茸羹、魚骨燜冬瓜、鐵板魚腩。魚15元/斤,按一般7斤計,五道菜收10元加工費,共115元。
美味鏈接
在杜阮,還有不少餐廳做的涼瓜既便宜又好吃。
鯽魚花旗參煲涼瓜受歡迎
江鴻餐廳的鯽魚花旗參煲涼瓜比較受歡迎,據(jù)老板娘簡女士介紹,用鯽魚煲的涼瓜湯比較鮮甜,且不油膩,加入花旗參片,香味更加濃郁,讓涼瓜清熱、通血管的功效發(fā)揮得更加淋漓盡致。(38元/煲)
另外,這里還有白貝涼瓜湯,黃沙蜆涼瓜湯,價格15-18元一例,視分量而定。
想喝涼瓜湯還要先預(yù)訂
華盛隆餐廳的涼瓜做法也比較多,有豉汁涼瓜皮(18元/例)、罐頭鯪魚炒涼瓜片(20元/例)、涼瓜煎蛋(18元/例),涼瓜炒牛肉(20元/例),黃豆豬骨煲涼瓜(25-30元,足6-10人分量,)小鳙魚頭滾涼瓜湯(18元/例),另外還有水庫魚頭涼瓜湯等,如果需要喝涼瓜湯,一般需要提前預(yù)訂,因為這湯都是要煲上一兩個小時。
兩種涼瓜菜比較常見
北蘆酒樓的涼瓜只有兩種做法,分別是豉汁涼瓜皮和白灼涼瓜蘸白糖,價格與其它餐廳差不多。
江門市,約形成于14世紀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五邑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全國著名僑鄉(xiāng)的首府。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