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河公園
菖蒲河源于皇城西苑中海,流經(jīng)天安門前,再沿皇城南墻北側向東。菖蒲河公園的范圍:西起勞動人民文化宮,東至南河沿大街,北起飛龍橋胡同、南灣子胡同等,南至東長安街北紅墻,全長約510米,總規(guī)劃面積3.8公頃,規(guī)劃綠地和水面面積2.02公頃,公園總投資3.9億元,工程于2002年3月動工。菖蒲河公園的河道復建工程,于原河道位置開挖,與天安門外金水河連通;謴秃蟮妮牌押尤L約500米,水面寬9米,架設人行橋4座。其綠化建設,保留了河岸邊60余株大樹,并新植喬木500余株,灌木2000余株,花卉及草本植物1.6萬余株,還有大量植被河水生植物。綠化建設與復建古跡相結合,營造出“紅墻懷古”、“菖蒲逢春”、“天光云影”等景點。同時,再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適當設置雕塑小品,烘托氣氛,畫龍點睛。公園的夜景照明,突出紅墻、河道河植物倒影,使人耳目一新。
菖蒲河公園必賞景觀
綠化建設與復建古跡相結合,營造出“紅墻懷古”、“菖蒲逢春”、“天光云影”等景點。
景區(qū)服務
花期日歷:
3月--4月:玉蘭、連翹、迎春、海棠、碧桃、紫葉李
5月--11月:月季
4月--11月:應季花卉
7月--8月:玉簪、睡蓮荷花
龍?zhí)豆珗@
龍?zhí)豆珗@位于北京城東南二環(huán)內(nèi),光明橋東南側。建于1952年?偯娣e達49.2公頃,水面面積19.47公頃。因與龍須溝形成首尾之勢,故取名龍?zhí)逗。秀麗的園林風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使它成為旅游觀光勝地。
龍?zhí)豆珗@,先后進行了幾次大規(guī)模整修建設,構建亭臺殿閣,砌筑臺階湖岸,栽植楊柳;,建成龍?zhí)、龍字石林、龍門、龍吟閣、萬柳堂、蓮塘花嶼和中心島等景區(qū)。園內(nèi)風景秀麗,景物宜人,龍橋、龍亭、龍門依山伴水,龍柏、龍棗、龍槐風格迥異,是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筑與現(xiàn)代造園藝術為一體,突出中華民族“龍”文化為主題的新型城市園林。
龍?zhí)豆珗@必賞景觀
龍?zhí)毒皡^(qū):位于公園北部。巍峨的龍山建于水中,有14座身姿迥異的山峰,瀑布從主峰直瀉而下,遠望似一座巨大的山石盆景。
蓮塘花嶼景區(qū):位于公園東南部,它完全采用南方造園手法,一座40米長的廊橋相連兩嶼,切出一片水域如塘。塘中荷花芬芳,蘆葦搖曳,魚兒游弋;塘邊奇石散點,疊成崖岸散礁。
中心島景區(qū):坐落于公園湖中心的小島,四面環(huán)水,東、北、西三面分別由雙星橋、龍脊橋、玉龍橋與島外相連。成為周邊群眾娛樂休閑的文化活動場所。
龍吟閣景區(qū):位于公園西南部,四面環(huán)水,它是園內(nèi)最大的一組木結構建筑,占地2800多平米。
萬柳堂景區(qū):位于公園東北部,景區(qū)內(nèi)沿湖兩岸大量種植垂柳、立柳、雪柳、銀芽柳、饅頭柳、金絲垂柳等,形成“萬柳”之景。
龍字石林景區(qū):位于公園東部,圍繞晚晴山而建,整個石林用石150多塊,2000多噸。
1999年,龍?zhí)逗珗@也增加了蹦極項目,而且有一項人無他有的--蹦極轟炸機。它由三個40米高、呈三角形布置的桅桿組成,可以同時有三個人參加,他們背面朝下并排綁在一起,腳部用一根鋼纜與獨立的桅桿連接,卷揚機把鋼纜收緊,他們即被提升到40米的高度。當鋼纜松開時,他們頭朝下向地面俯沖,從空中感覺馬上就要與大地“親吻”之時,又被固定在另兩根桅桿上的鋼索牽引,向對面的上空沖去。這樣反復多次,讓他們體會到失重和近乎撞地的感覺。
時傳祥紀念館
2009年10月26日是劉少奇接見掏糞工人時傳祥50周年紀念日,占地近800平方米的時傳祥紀念館在龍?zhí)豆珗@內(nèi)正式開館,免費向游客開放。
龍?zhí)豆珗@小冰場
票價:10元
時間:2010年1月1日-2月4日 9:00-15:00
簡介:冰場設在龍?zhí)豆珗@中心島文化廣場北側,進入公園北門就能看到冰面上用彩旗圍的圍擋,冰場的面積與往年相當,價格也與去年一致,游樂項目有單、雙人冰車和冰上自行車。
景區(qū)服務
游船服務
水面面積(平方米):194700
船種:腳踏船、電瓶船
游船數(shù)量(條):195
無障礙設施:坡道、無障礙衛(wèi)生間。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