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綠豆粉:到黔江不可錯過的早餐
黔江,這個匯聚了土家、苗、漢等民族的神秘地域,美食飽含著它獨具的少數(shù)民族特色,食味幽香飄遠。黔江美食,融入神秘的土家族、苗族元素,以它獨具魅力的風味,引得一撥撥食客流連忘返,難分難舍。
綠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千百年間,黔江人和綠豆粉“難舍難分”。綠豆粉在黔江的大街小巷、菜市場、市民家中都不鮮見。
黔江綠豆粉最為有名的當屬黔江區(qū)濯水古鎮(zhèn)的濯水綠豆粉。
濯水綠豆粉歷史悠久,早在宋朝年間便有記載,宋人陳達叟將其列為鮮美的、無人間煙火氣的素食二十品之一!坝喂沛(zhèn)老街,看后河古戲,品土家美食,聽阿蓬水音”是黔江濯水古鎮(zhèn)旅游的四大亮點。游客在游覽古鎮(zhèn)的同時,吃一碗獨具特色、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綠豆粉,大飽眼福之余也可以大飽口福。
綠豆粉是大米和綠豆打磨成粉漿后,用漏斗擠出,在平底鍋內形成蚊香般一圈一圈的面條,下鍋煮熟后即可食用。
傳統(tǒng)綠豆粉全是手工制作,特別是用石磨磨出的粉漿比機器打磨的粉漿更有勁道!耙煌霚哿苌嫌门H、雜醬、牛肚或肥腸熬制的臊子,聞一聞,濃香四溢;吃進嘴里,口感爽滑,一碗下來,盡是滿足!币晃皇晨驼f。
目前,濯水古鎮(zhèn)的綠豆粉制作技藝已被納入重慶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
珍珠蘭茶:武陵云霧孕育的佳茗
說黔江美食,必談珍珠蘭茶!澳】戳苏渲樘m茶。它可是起于三國而盛于清朝,深得乾隆皇帝垂青,特御制配詩花卉墨匾流傳后世的佳茗。”
珍珠蘭茶,是以武陵云霧山區(qū)獨特的富硒綠茶和名貴珠蘭花為主要原料,采用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技術精制而成。其產(chǎn)品葉嫩綠鮮潤,香清雅馥郁,純正持久、味鮮醇清爽,富含硒,湯色黃綠晶瑩,是茶中的精品,使人精神愉悅,心曠神怡,唇齒留香,堪稱茶中一絕。
一度時期,由于最好的茶葉產(chǎn)于清明前后,最好的珠蘭花產(chǎn)于7月中旬,錯位的季節(jié)難以讓茶與花同步。鵬達集團重慶市珍珠蘭御詠茶業(yè)有限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實現(xiàn)了二者的完美結合,造就了珍珠蘭茶當紅品牌。
無獨有偶。同樣久負盛名的還有寶塔菜食品。
在武陵山區(qū),一種特有的形似毛毛蟲又如蠶寶寶的蔬菜,名為地牯牛又叫寶塔菜,還叫“仙山玉珠”,表面晶瑩剔透,入口清涼脆嫩,含有豐富的水蘇糖,利膽利尿,滋陰補血,不但能幫助消化還能解酒,是難得的天然保健食品。
黔江仙山玉珠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這種在別處罕見的小東西,在武陵山產(chǎn)量頗豐,拿筐裝,用缸腌,自己吃不完還能往外賣。目前,產(chǎn)品已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地。
神豆腐:原生態(tài)樹葉汁擠出的美食
武陵山區(qū)陽光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被繁茂、野生菌菜種類繁多,是世界上少有的未受污染的綠色植物園。
土家族的美食歷史悠久,在黔江的大街小巷內,眾多美味隱藏于民間。仔細發(fā)掘,黔江遍地皆美食。
黔江“神豆腐”就是其一。
首先,我們得上山去尋找制作“神豆腐”主要原材料——斑鳩樹葉。斑鳩樹葉跟一般樹葉外形相似,差別只在于斑鳩樹葉自帶一種淡淡的藥草香,生長在叢林中。有經(jīng)驗的農(nóng)民很容易找到,一般人卻很難尋找到。
采回的斑鳩葉用清水漂洗一下,沖去塵埃,千萬別用力清洗。然后,用力捏壓葉子直至葉漿流出,再用布包好樹葉擠出汁水,最后用土灶中的草木灰加水混勻,逼其清水倒入其中,靜待汁水凝固即成。
“神豆腐還真是神了,只是樹葉的汁水跟草木灰的混合便成就了一道清涼解口的美食。”央視美食欄目主持人難以置信地說,“最重要的是沒有草木灰的味道!逼穱L之后還不忘補充一句。
“神豆腐”就是“神”,說它“神”在于的制作工藝很簡單,在于它細嫩爽口,入口即化,大熱天放冰箱里冷卻后,加上海椒等作料尤其爽口。
說黔江美食,還有一串串:馬打滾、米豆腐、石磨合渣、鼎罐飯、酸渣肉、渣海椒、灌海椒、牛肉干、牛肉脯、煙熏牛肉等產(chǎn)品也享譽全國,被許多外地游客封為“去黔江非吃不可的美食”。
黔江人很聰明。他們將許許多多“藏在深山無人知” 甚至無人問津的野生食品做成土家菜肴,但凡有人來黔江,都會品嘗、也會帶走這些美味食品。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