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傳說四:故宮 神秘的故宮魅影傳說
故宮美是美,絕是絕。但是,在美的背后,它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皇家宮殿里,會離奇地有一群魅影閃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已經(jīng)退休的故宮保安回顧:值班時,經(jīng)常會看見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是自己以前從未曾見過。這種動物不好形容,像老鼠,又比鼠王還要大上幾倍;說它像豬,它卻躥的像猴子一樣敏捷。其他同事也都曾看到過這種怪物,但是從沒有人抓住過,也沒有人知道它來自何方,去向何處。
故宮游玩攻略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宮殿型建筑。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shè),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建成后的故宮基本上并沒有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chǔ)上建構(gòu),而向東移150米,重新起造皇宮,包括所有宮殿宮墻均重新建造,規(guī)模超過元大都皇宮,設(shè)計師為工匠出身的御用匠師蒯祥,光緒十四年(1886年)太和門護軍值班室發(fā)生火災(zāi),由于救火設(shè)施不完善,大火燒了兩天,貞度門、太和門、昭德殿被焚。此次損壞直到光緒二十年才修復(fù)完畢。
北京故宮全部建筑由“前朝”與“內(nèi)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四面由筒子河環(huán)抱。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為故宮的正門。東門為東華門,西門為西華門,北門為神武門,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兩代24位皇帝在此處理政務(wù)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中華民族宮殿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故宮同時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后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jié)構(gòu)奇麗的建筑。
故宮游覽路線推薦:最熱門的中路線
從午門進入故宮后,一直朝北筆直前進,走過內(nèi)金水橋,就可以看得到每天大臣早朝必經(jīng)的協(xié)和門(右)、熙和門(左),這兩個門外是文華殿和武英殿,看名字就明白文武官要歸位。穿過太和門,正對著你的是太和殿,緊接著的是中和殿、保和殿。在到達太和殿的途中會看的右邊的體仁閣與左邊的弘義閣?吹角彘T也就意味著將要進入內(nèi)宮了。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依次排列。從御花園東南角的瓊苑東門出來便進入東六宮。明代和清初,東六宮居住的妃嬪比西六宮的妃嬪地位高,東宮為上,西宮為下。東六宮曾上演了一幕幕或膾炙人口或鮮為人知的宮闈故事。
故宮相關(guān)閱讀
之所以故宮設(shè)定5點鐘停止游覽,有人說是因為這個時間的陰氣最終,為了游客的安全,5點之后就不再開放了。我們也不知此種說法是真是假![詳細(xì)]
故宮的四個城角,每一個角上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建造的非常好看。這四座角摟是怎么蓋的呢?你聽說過有這么個有趣傳說嗎?……[詳細(xì)]
有人說是怕隱蔽于樹叢中的敵人威脅皇帝的安全,三大殿院內(nèi)不植樹的。這種說法乍聽上去似乎有理,其實也不一定正確,故宮養(yǎng)心殿、御花園中的古松蒼柏……[詳細(xì)]
故宮實用貼士
公交
1. 公交 1、20、82、120、126、203、728路等至天安門東站下;
2. 1、10、22、37、52、205、802、728路等至天安門西站下;
3. 101、109、124、202、211、846路等至故宮站下。
地鐵
可乘坐地鐵1號線在天安門東或天安門西站下車。
年票方案
2014年7月1日,故宮限流分流方案公布了試行方案,具體為3項試行方案——年票方案、主題免費開放日方案、單日內(nèi)分流方案。
參觀路線自南向北單向,唯一入口為午門,出口為神武門和東華門。
暑期(7月5日—8月24日)開放時間及票價制度,周一不閉館
注:自2014年1月1日起,除法定節(jié)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正式實行周一全天閉館。
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8:00
止票時間(含鐘表館、珍寶館):16:00
停止入館時間:16:10 清場時間:17:00
門票:每張60元/人
珍寶館:每張10元/人 鐘表館:每張10元/人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xiàn)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大城...【更多簡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