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西城子古村一張張精美的照片,原生態(tài)的居民風俗,罕見的住宅建筑,這兩面都吸引著游客的眼球,城子古村的土掌房也被堪稱民居建筑文化與建造技術(shù)發(fā)展史上的“活化石”。在這里的居民每年辛苦的耕作,都是為了秋天果實收獲的季節(jié)。當房頂上晾滿了金黃的玉米,炊煙裊裊升起,這個時候也是城子古村最美的時候。
四面環(huán)山,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土掌房,肥沃的土地,一片祥和的景象。房頂?shù)墓麑,房頂(shù)奈幕,那是城子古村的一種特有文化。
城子古村土掌房為瀘西彝族先民的傳統(tǒng)民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后期彝漢混居,土掌房融合了部分漢族民居的特點,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稱民居建筑文化與建造技術(shù)發(fā)展史上的“活化石”。
土掌房大多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當時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即如今的小龍村二十四家人)。隨著人口增加,村寨由山頂逐漸向下及向北發(fā)展,建立了中營居民組團,逐步形成了現(xiàn)在700多戶人家的規(guī)模。土掌房依山而建,與山坡融為一體,屋外面的平臺,左右與鄰家相連,下面人家的房頂就是上面人家門前的院壩,通過木梯可以進入上下的人家。1000多間土掌房上下左右相連,村內(nèi)巷道交錯,整個村子就像一個立體的迷宮。
城子古村還有著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底蘊,“小龍村二十四家人”(城子最早的民居建筑)、“昂土司府”、“李將軍第”、“姊妹墻”等眾多古建筑都留下了許多優(yōu)美傳奇的民間故事。
王朝更替,時代變遷,城子古村300年來遠離了社會的發(fā)展而被保存了下來。走出城子古村,說不出的酸甜苦辣!
城子古村,一個在時間上靜止的村落,每年都是那個樣子,你來或不來,她都在那里……
(圖:新浪圖庫)
全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以元江為界,元江以東屬于滇東高原區(qū),元江以西為橫斷山縱谷的哀牢山區(qū)。全州最高處為金平縣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處在河口縣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境內(nèi)河...【更多簡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