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線路:懷化→沅陵→新晃→洪江5日游
懷化地區(qū),沅陵的儺文化最有淵源,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儺戲和儺技。“辰州儺戲”現(xiàn)保留的劇目有《孟姜女》、《七仙女》、《龍王女》、《鮑三娘》四大本,縣城內經(jīng)常會有儺戲表演,也可前往沅陵縣七甲坪鎮(zhèn)的辰州儺觀看。如果想看儺技,則需要找到“雷壇”,沅陵縣雷壇分為元皇教和玉皇教兩大派系。玉皇教以火場鄉(xiāng)周氏雷壇為代表,儺儀、儺戲項項能作,尤以儺技見長,掌壇師可以上刀梯、踩犁頭、口咬火球等,縣內每座雷壇都有他們的獨門絕活。
沅陵玩賞巫儺文化,可重點關注“辰州三絕”,一是辰州符,可刻板印刷,也可臨時書畫,甚至劃在地上和空中都可以,不僅巫儺法師會用,連民間婦女都會使用,奧妙很多,比如可為傷口止血。二是放蠱,目前仍有不少人使用,但不放敵蠱,十分慎重,密不外傳。第三就是流傳于世的趕尸。對巫儺文化特別感興趣的人可在當?shù)刭徺I儺壇法書、儺畫、儺面具、儺法器等。
湖北秭歸 屈原故鄉(xiāng)賽龍舟
秭歸是屈原的家鄉(xiāng),其實這里還是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因此,在秭歸過端午,其實是可以獲得三重滿足:一重看民俗,在這里,無論是老人和小孩,總能講出個屈原的歷史故事,當然,更多的是神話傳說;二重看風景,秭歸是整個長江三峽中唯一能夠陸上觀峽江的通道;三重看美女,都說四川妹子水靈,其實同喝長江水,秭歸的妹子也是同樣的水靈可人,而且更為溫柔。
在屈原故鄉(xiāng)秭歸有三個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初javascript:void(0);五為“頭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秭歸人從農歷四月底就開始忙碌———泡糯米,殺雞鴨、掃庭院,備鑼鼓,修龍舟……準備過節(jié)的陣勢絲毫不亞于過大年。到了五月初五頭端陽這天,人們開始包粽子、煮雞蛋、吃大蒜、喝雄黃酒,還采來白艾和菖蒲用紅紙條扎成束后懸于門前。到了農歷五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備下佳肴接女兒、女婿回家同享,俗稱“過大端陽”,這期間的重頭戲包括劃龍舟、投粽子、辦詩會,這種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一直持續(xù)到農歷五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末端陽”,整個端午節(jié)儀式前后長達20天。
秭歸的端午節(jié),人們對屈原的緬懷之情尤甚,紀念的方式也勝過其他地方。而紀念屈原最重要的民俗方式即賽龍舟、辦詩會、公祭屈原三件大事。
秭歸劃龍舟除場面壯觀、競爭激烈外,特別之處是競渡前還要舉行游江招魂。顏色各異的龍舟均豎起“魂兮歸來”的招魂幡,以白龍為首的龍舟在江中緩行環(huán)游,峽谷中則回響起蕩氣回腸的《招魂曲》。
201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jié)5月30日—6月2日將在秭歸縣舉辦。作為本次端午節(jié)活動的重頭戲,屈原故里傳統(tǒng)龍舟賽將于5月30上午在國家龍舟訓練基地——秭歸縣徐家沖港灣舉辦。今年將有縣內12支龍舟隊展開角逐并參加屈鄉(xiāng)秭歸獨有特色的游江招魂表演和屈原祭祀活動。
推薦線路:三峽大壩、秭歸、神農溪三日游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