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抱腹巖之腹更是大到可把云峰寺200余間殿宇僧舍抱于其中而綽綽有余,這在中國建筑中絕無僅有。其他建筑如賓館等人文建筑,大多依山就勢,巧借地形施展鬼斧神工;蚪ㄓ诮^壁山崖之腹,或倚在半空山凹之處。這些地方多被蔭影遮蓋,山風送爽。找張椅子,手端香茗,絲絲涼意便沁人心脾。若是臨懸崖遠眺,滿谷松風過林濤,萬壑千巖生煙云,其險絕之美,更令身心生出陣陣寒意。
綿山多樹,古樹參天,以柏著稱于世。粗大無比、奇形怪狀的古柏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一棵樹圍竟達十幾米,比陜西的“黃帝手植柏”還粗2米,堪稱柏樹之王。
綿山多洞,無洞不幽。欏嚴會、李姑巖、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巖、小蜂房泉、銀公洞等數(shù)以百計的天然巖洞,更是消暑納涼的寶地。特別是抱腹巖,更是讓人流連忘返。抱腹巖因形如兩手抱腹而得名,為綿山巖洞之首。說抱腹巖是洞穴,其實更像一個天生地設的石質大禮堂——抗戰(zhàn)時期也確實把這當成了大禮堂,抗日民主政府的全縣軍民大會便在這里召開。抱腹巖巖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抱二百余間殿宇禪房及一兩萬游人于腹內而不顯得擁擠。徜佯山石“腹中”,四壁生出的涼意,有如巖壁上生出綠苔一樣。更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清泉從高深處的石穴里汩汩流出,帶出種透徹的清涼,不覺心凝神釋,與萬化冥合,神仙般地逍遙。
綿山多水,流水潺潺。消夏游綿山,最為經典的去處還數(shù)后山的水濤溝。水濤溝,就如其名字一樣散發(fā)著濕漉漉的清涼。行走在峽谷里,兩旁青峰入云,樹蔭重重,密不透日。沿途的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貫穿溝底的清溪從南面沁源縣的馬跑泉發(fā)源,縈縈繞繞,蜿蜒而上,時而平緩,時而激湍,成為30里巖溝中最動人的音符。越往上走,山愈險峻,石愈奇崛,水愈清冽。大大小小的瀑布飛珠濺玉,叮叮咚咚的泉水終年不斷,從天然石乳上滴落的甘泉形如珍珠斷線,音脆可人。
晉中位于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晉中乃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文化氣質十分獨特鮮明,發(fā)展?jié)摿薮鬅o限的,古老而現(xiàn)代化的地區(qū)。..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