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載:“郡臨漢水之陽,南面漢山,故名漢中”。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石門棧道系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隧道;是漢王朝的發(fā)祥地,漢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完成統一大業(yè),特用“漢”字為號,建立漢王朝,留有古漢臺等遺址;而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漢中,六出岐山,鞠躬盡瘁,著名的武侯墓就在漢中……2007年10月1日,西漢高速正式通車,“西北小江南”愈來愈近的呈現在人們面前,是西安人的福音,美麗的漢中,西安人觸手可及的花園。
漢中位于陜西省南部,秦嶺北立,巴山南臥,中部是美麗富饒的漢中盆地,母親河漢江發(fā)源于漢中寧強縣,自西向東流經其內。這里自然和人文景觀名播中外,地理物候環(huán)境得天獨厚,素有“西北小江南”、“金甌玉盆”等美稱,是中華大地上一顆璀爛的明珠。
漢中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據記載,漢中與“華夏”一詞密不可分,古代稱秦嶺為華山,稱漢江為夏水。而秦嶺呵護和漢江滋潤著的豐水寶地就是漢中,可以說漢中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对娊洝分杏小拔┨煊袧h、鑒亦有光”的句子。天漢,即天上的銀河。在古人眼里,天上的銀河和地上的漢水是相對應的,漢水是效法天上的銀河而存在,也像天上的銀河一樣有其光輝。所以古人一直把漢中稱為“天漢”,成為雄視宇宙的象征。
漢中自公元前312年秦惠王首置漢中郡以來,自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漫長的歲月中,這塊史稱“天漢”的古老土地數度輝煌,為華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貢獻。秦末楚漢相爭,被封為漢王的劉邦以漢中為發(fā)祥地,在漢中筑壇拜將,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舉雄才、出奇兵。劉邦統一天下后,為了懷念帝業(yè)興于“天漢”的漢中,為了取天漢之美意,故特將他統治的朝代定為漢朝。強盛的漢朝綿延400多年,它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時期,漢朝、漢族、漢字、漢文化等由此始稱至今。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族在其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有周、秦、漢、唐四個讓后世人千古敬仰的朝代。但唯獨漢朝的出現,使我們民族的“華夏”稱謂之外又多了一個名稱——漢。由此開始,“漢”與“華夏”在中國大地乃至世界范圍內并行、延續(xù)了幾千年,而且隨著時光的流逝,“漢族”似乎有取代“華夏族”的趨勢。其原因,就是“漢”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集體心理,包含著中國古人廣闊的胸襟和雄視宇宙恢宏的氣度。把漢中比做天漢,但天漢又何止是高懸夜空中的銀河,何止是鉤連南北的紐帶,何止是漢人、漢文化精神的象征!天漢這個詞中所包含的雄豪內容,以及對于囊括天下,實現自身價值的期待與渴望,是所有中國人永遠企盼的精神食糧。
三國時期,漢中這塊“棧閣北來連隴蜀,漢川東去控荊吳”的戰(zhàn)略要地曾演繹了多少英雄故事。魏蜀相爭,漢中成為曹操進攻劉備,魏滅蜀并吳的軍事目標,又是劉備北伐曹魏的軍事基地。兩大政治勢力在這里發(fā)生了激烈碰撞,于是就有了《三國演義》中描述的老將黃忠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驍將趙云漢水之濱大敗曹軍的激烈場景,有了曹操在漢中褒谷口殺楊修、馬岱虎頭橋斬魏延的歷史悲劇。劉備早年在漢中稱漢中王,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一代名將諸葛亮在漢中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為輔佐劉備滅曹復漢,他在漢中屯兵8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最終歸葬于漢中勉縣定軍山下。其它息地武侯墓?jié)h柏漢桂相映成趣,后由皇帝下詔修建的武侯祠,被稱為“天下第一武侯祠”。位于漢中西部的定軍山,似乎至今還震蕩著隆隆的戰(zhàn)鼓聲;而在古戰(zhàn)場耕種的農民,不經意地會翻撿到一枚枚生銹的扎馬釘,翻撿到一段段依然鮮活的三國故事。同時,漢中養(yǎng)育了“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長眠著四大發(fā)明之一造紙術發(fā)明者蔡倫。還留下了李白、杜甫、陸游等偉大詩人的壯麗詩篇。漢中勝跡歷歷,史冊煌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漢中是棧道之鄉(xiāng),自古就是連接秦蜀、溝通隴鄂的必經之地,特別是始于春秋、興盛于漢唐的秦巴古棧道,更是我國古人翻越秦巴山脈、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主要指的就是從古長安經漢中到巴蜀這段道路的艱辛。漢中境內不僅有馳名中外的褒斜棧道,還有子午道、荔枝道,儻駱道、米倉道,陳倉道和金牛道,這7條古道綿延千里,通川達關,連接西北西南,為處于蜀道樞紐的漢中留下了極為豐富的蜀道文化遺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