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古鎮(zhèn)
豆沙古鎮(zhèn)地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地處昆水黃金旅游線北端。這座擁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鎮(zhèn)自古以來就是出滇入川、連接中原的重要通道。聽當?shù)鼐用裾f,上個世紀末,滇東北發(fā)生強裂地震,雖然沒有多少人員傷亡,但民房倒塌嚴重。古鎮(zhèn)的建筑也在2006年那場地震中大都毀損了,現(xiàn)在的房屋都是重修的,古鎮(zhèn)雖形毀而神韻猶存。廣場上顯眼的位置有一個馬幫群,很鮮明地再現(xiàn)了茶馬古道的風采。青石板的街和各種商鋪與“馬棧”,均懸掛著古色古香的匾額楹聯(lián),凡詞句書法,皆隱現(xiàn)著抹不開化不去的萬古云煙,有人言道“南有和順,北有豆沙”。
豆沙關風景名勝區(qū)由豆沙關、三股水、蓮花洞、大黎山等四個片區(qū)60個景點組成,面積約70平方公里。景觀有雄險的古驛道豆沙關,絢麗的老黎山嶺風光,眾星捧月的圓丘乳峰,夢幻迷離的天然迷宮,滿山遍野的名貴花卉,頂天立地的參天古木,美麗如畫的三股水瀑布,豐厚古老的文化遺存等,是滇東北的通向四川、通向大西北途中的游覽勝地。除此之外,在豆沙關風景名勝區(qū),游客還可以體驗它豐富的歷史文化,包括:“五尺道”遺跡、唐碑亭、巖壁石刻、僰人懸棺等。
五尺道
步行街西側是“豆沙關”景點。這是一條川滇之間的“茶馬古道”,也稱“南絲綢之路”。史載,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開始經(jīng)營巴蜀以南地區(qū),派蜀郡太守李冰修筑棘道,棘道起自棘道縣(今宜賓),溯朱提江而上,直抵今昭通市。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為了進一步略通云南,又派大將常安將李冰開鑿的棘道向前延伸到建寧(今曲靖),因道路僅寬五尺,故稱“五尺道”。
“五尺道”開通后,云南與中原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得以加強,成為“鎖鑰南滇,咽喉西蜀”的主要通道。走到“五尺道”景點時,可看見一條寬約五尺的石臺階,一邊緊貼山崖,一邊下臨幾百米深的“朱提江”,是古人在懸崖峭壁上人工開鑿出來的一條古道。古道上建有一座“石門關”,行人必須穿過石門關才能通過。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至今仍保留原始狀態(tài)的350米古道上,有幾百個被馬蹄踏出的凹坑。充滿歲月滄桑的痕跡。站在古道上,默默的遙想當年這漫長的“之”字形石級上,衣衫襤褸的馬夫趕著駝了沉重貨物的馬匹,一腳高,一腳低的行走在崎嶇的古道上,多么的艱難!“豆沙關古鎮(zhèn)”的設計者在古鎮(zhèn)的顯著位置,設計了幾處馬幫雕塑,形態(tài)逼真,寓意深刻。它在默默的在告訴旅游者,千萬不能忘這些在崎嶇的山路一代代走過的瘦弱的馬匹!
棘人懸棺
站在五尺道上還能看到對面懸崖峭壁上的棘人懸棺。相傳是古代棘人留下的。棘人是川滇交界處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他們曾在那里創(chuàng)造過燦爛的文明。棘人的葬式采用懸棺。至于他們是如何把棺木運到上百米高的懸崖峭壁上去的,至今還是個迷。
豆沙關旅游小貼士:
門票:60元
開放時間:6:00—19:00
地址: 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
交通:游客可在昭通市汽車站乘坐昭通——鹽津縣的汽車前往,返程則在鹽津縣汽車站乘車。到達鹽津縣后,乘坐旅游專線車前往距鹽津縣城約22公里處得豆沙關景區(qū)。
最佳旅游時間:最適宜6月,6月的豆沙關熱鬧非凡,你可以體驗一年一度的佛會帶給你的收獲。
住宿:昭通市有多家星級酒店和適合大眾消費的賓館旅社,大多數(shù)集中在市中心繁華路段。位于市中心的昭通區(qū)有不少賓館可以滿足各地游客的住宿需求,包括畫苑賓館、溫泉賓館、永宏酒店等。這些酒店環(huán)境優(yōu)雅,服務設施完善,游客可根據(jù)行程的實際需要自由選擇安排。
(圖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
昭通:人杰地靈。英雄輩出。云南文化三大發(fā)源地(大理,昭通,昆明),自古一直是云南的第二大城市,素有“小昆明”之稱。是進入云南的必經(jīng)之路。60年代以前都一直是云南第二大城市,近代云南的偉人全部出自昭通。..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