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街道深深淺淺的石板路,我們走進了獨克宗古城,街邊古樸的木屋一幢接一幢,房屋大多是藏式風格建筑,偶爾也有幾間漢式風格的。黃昏的陽光透過木屋,把斑駁的陰影投射在小巷深處。有些木屋鐵鎖把門,顯然已廢棄;有的木門木窗緊閉,灰蒙蒙的;有的墻院內傳出孩子的嬉笑聲和狗吠聲。街上不時有穿藏服的人們三五成群地從身邊經過。
走進古城,它輝煌的歷史便伴著千年茶馬古道的馬蹄聲,漸漸向我們涌來。迪慶獨克宗古城,香格里拉縣城里真實的活著的古鎮(zhèn)。說獨克宗古老,是因為這座昔日的茶馬古道重鎮(zhèn),收藏了1300多年時光雕刻的歷史滄桑的痕跡;說獨克宗真實,是因為獨克宗古城的朽敗是事實,但它很真,所以很美;說獨克宗活著,是因為它屬于普通百姓,是一個依然充滿生命活力的古城,人們在古城里生活、工作,生生不息。
日月城——藏民心中的圖騰。千年茶馬古道的馬蹄聲,漸漸向我們涌來。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馬古道的樞紐。
獨克宗古城還經歷過屢建屢毀、屢毀屢建的艱辛過程。最慘痛的一次是在民國初年,中甸縣城三次遭受來自今四川鄉(xiāng)城的土匪和來自東旺的土匪的搶劫燒殺,中甸縣被夷為平地。商賈們驚恐萬狀,四處逃散,茶馬古道的商隊來往日益稀少,昔日中甸繁華的市場也由此逐漸冷落,沉寂下去了。
傳說當時的建城理念是緣于有活佛在古城對面山頭遙望古城,發(fā)現大龜山猶如蓮花生大師坐在蓮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設布局形似八瓣蓮花,形成因自然變化的空間。在古城的興建中,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們發(fā)現當地出產的一種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墻的涂料,于是古城民居外墻皆涂成白色,這種風格一直沿用至今。月夜,銀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嬈,這就是月光城的由來。后來的古城就是環(huán)繞山頂上的寨堡建成的。與此呼應的是在奶子河邊的一座山頂上建立的“尼旺宗”,意為“日光城”,其寨堡已經沒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
這里是雪域藏鄉(xiāng)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漢藏友誼的橋梁,滇藏川“大三角”的紐帶。中甸即建塘,相傳與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為藏王三個兒子的封地。歷史上,中甸一直是云南藏區(qū)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重地。千百年來,這里既有過兵戎相爭的硝煙,又有過“茶馬互市”的喧嘩。
再往里走,發(fā)現古鎮(zhèn)已少了些往日的沉寂,多了些熱鬧。沿街的許多幢古舊的木屋正在進行修舊如舊的工作,三條主要街道正在用舊石重新整修。
小巷彎彎,來到龜山公園的小山丘下。見有一條石梯直通山頂,山頂有座叫朝陽樓的廟宇,廟的四周有一條一米寬的小路,大家沿著小路繞了一圈,沒想到,不經意間就把中甸縣城觀賞了一遍,獨克宗古城的全貌也就一覽無遺了。夕陽的余輝中,木板覆頂、土木結構的藏式雕樓民居和遠處野地里高大的青稞架,顯得古遠而神秘。眼前顯現千年前的馬幫,悠揚的馬鈴聲傳蕩著。
古城的建筑布局猶如八瓣蓮花,古樸的藏式木屋一幢接一幢,當地百姓至今仍然在這里平靜地生活。古城內的龜山公園是當地著名的景點,公園內有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大轉經筒,要三個人一起用力才能轉動。白色的石砌民居在大龜山周遭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灰舊的色調有一種不加雕飾的隨意。
(圖文:擱淺的左岸的新浪博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