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外出旅游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隨之而來的旅游投訴也屢見不鮮。在我們?yōu)橄M者法律意識的增強感到欣慰的同時,不少旅行社也大倒苦水,稱由于部分消費者在維權中太過敏感,甚至出現(xiàn)過激行為,導致“過度”維權事件頻發(fā)。業(yè)界呼吁,消費者在旅游過程中遭遇侵權時,維權一定要理性,采取極端方式“過度”維權,也可能違法。
案例1
游客報團后簽證批不下 簽證費要旅行社“買單”
今年2月份,游客陳先生及家人在廣州某旅行社報名歐洲游簽注。合同中,旅行社寫明了游客如果因自身原因被拒簽,已發(fā)生的費用不予退還。陳先生表示認可并簽了字,交納了簽證費和手續(xù)費近3000元,并預交了3000元團費。幾天后,旅行社通知陳先生的簽證申請未獲批準。陳先生要求旅行社將簽證費以及預交團費全部退還。旅行社方面卻堅持合同,稱只能退還未發(fā)生的團費3000元,雙方起了爭執(zhí)。
專家:在執(zhí)行合同中,旅行社整個操作過程并無不妥,陳先生被拒簽和旅行社并無關系。按照國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國公民出境旅游合同》,因旅游者提供材料存在問題或其他自身原因被拒簽的,相關責任和費用由旅游者自行承擔,組團社將未發(fā)生的費用退還旅游者。
案例2
遇大雨不盡興集體“罷游”
去年11月,廣州某旅行社組織20名游客觀光廬山旅游景點,期間遭遇大雨,導致游客不能盡情觀賞廬山全貌,此外,該旅行社派來接應的大巴因路況欠佳出現(xiàn)了一個小時的延誤,于是,該團多名游客在當天下午3時左右集體“罷游”,并要求在賓館延住一晚。
專家:根據(jù)《旅行社質(zhì)量保證金賠償試行標準》的規(guī)定,由于不可抗拒力因素或旅游者本身原因造成旅游者經(jīng)濟損失的,旅行社不承擔賠償責任。游客在維權時應防止類似于過激行為,應該通過事后與旅行社協(xié)調(diào)解決。
案例3
大巴遲到旅客拒絕登車
周先生于去年12月隨廣州一旅行社參加澳門一天游,出發(fā)時旅行社通知是晚上8時半從珠海準時回程,但一直等到晚上約10時,旅游車才抵達匯合地點。期間,周以及其他團友多次向?qū)в卧儐栐,但導游都含糊其辭。周先生等人一度拒絕登車返回廣州,折騰至深夜才返回廣州的他第二天將該旅行社投訴到政府熱線。
專家:在協(xié)商處理中,該旅行社后來表示當天8時左右旅游車從珠海拱北地下停車場向旅客上車點開出時,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因而耽誤了8時半回程的約定。而旅游合同上規(guī)定“在旅游中,當發(fā)生不可抗力的情況,旅行社不得不調(diào)整時間安排的,不承擔責任”。但由于該旅行社未及時和游客溝通,被責令向周先生道歉。
旅行社:過度維權會傷及旅游業(yè)
對于游客的“過度”維權行為,旅行社也表示無奈!拔覀冎С钟慰途S權,但一定要適度。對旅行社來說,如果自己并無過錯,不妨挺起腰桿對簿公堂,用法律途徑,公正地解決問題!睆V州一知名旅行社相關負責人稱。
因此,業(yè)界呼吁,隨著中國旅游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也使旅游觀念、法規(guī)準則、游客素質(zhì)不斷完善提升,各地出行高峰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投訴和摩擦,這是觀念與現(xiàn)實的更迭碰撞。在侵權、維權的彼此較量中,中國旅游業(y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過度”維權是一把雙刃劍,把握不好“度”傷及的不僅是游客自身,更會傷害中國的旅游業(yè)。
監(jiān)管部門:過度維權損失游客須承擔
每年出行高峰以及3.15期間,旅游投訴爭議頻現(xiàn),針對各種維權投訴問題,廣東旅游質(zhì)監(jiān)所負責人建議,消費者者在旅游過程中,與導游等旅游服務人員或其他人員發(fā)生糾紛時,要冷靜對待,避免言行過激,否則由此擴大損失,旅游者要承擔賠償責任。
特別是在如今的旅游投訴中,“過度”維權形式花樣百出,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及危害,如:謾罵有關責任人或與旅游者直接聯(lián)系的導游、領隊甚至對其圍攻、撕扯、推搡等;損壞公共財物,如對機場座椅肆意踩踏等;占用旅游設施和公共財物。
廣東旅游質(zhì)監(jiān)所負責人特別提醒游客,在旅游消費過程中,切勿動輒采用“拒絕登機”、“強行脫團”等極端措施,否則,不但可能維權失敗,而且由此造成的相關損失也要由“過度”維權的游客承擔。
鏈接
18元一日游別期待太高
中山一日游18元,香港一日游38元,街邊派發(fā)的傳單中,類似低價出行的廣告吸引了市民的關注。但就交了這么點錢,真能盡興出游嗎?家住越秀區(qū)的王小姐日前投訴,其報名參加某知名旅行社近期推出的38元香港一日游,旅行社承諾包去程大巴、一個午餐和景點游覽。按行程,上午11時游客到達香港,午飯后大約是下午1時,整個行程預計在晚上7時結束。但短短幾個個小時內(nèi),游客必須進3個購物點,每個購物點約半個小時,去掉路上的時間,實際游覽時間不到兩個小時,而所謂的景點都是不用門票的公眾場所。
對此,專家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分價錢一分貨,游客切莫被低廉的價格和一些令人心動的承諾所吸引。到底多少錢才能出行,游客在出發(fā)前還是要和旅行社白紙黑字寫清楚。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