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菊東籬下,悠然對巫水
有人在菜園里揮汗如雨,也有人坐在門前曬太陽打閑講,還有老人在五通廟里下棋拉二胡。高椅人想勞作時勞作,想休息時休息,想娛樂時娛樂,一切自己作主,過著令人羨慕的閑淡生活。
但高椅人有兩樣是雷打不動的,那就是四月初八要吃黑米飯,九月二十八要演儺堂戲。黑米飯是用一種叫滿坡香的樹葉榨汁,去煮糯米,煮熟就變成了黑米飯。四月初八這一天,一定要做黑米飯,備辦酒肉,將出嫁的姑娘請回來做客。這習(xí)俗后面是一個楊九妹救楊八哥的傳奇故事。走到上寨,我們竟然見到三五個婦女在做黑米飯,清香飄滿了院子。原來,這是特意做給外來的游客嘗鮮的。
九月二十八的儺堂戲在高椅流傳已有兩百多年了,起源于驅(qū)邪酬神、消災(zāi)納福的原始歌舞,有“戲劇活化石”之稱。在高椅,我們看到了200多年前的儺堂戲面具和畫滿了各路神仙的五米長的“綠”。聽說我們想看儺堂戲,高椅人還興高采烈地給我們來了一段《和神》。九月二十八這天,他們要在五通廟演上三天三夜。
在高椅閑逛,這家的女主人拿出煮熟的板栗和清甜的柚子招待你,那家的男主人請你坐高腳火塘,要割下火塘上薰得噴香的臘肉招待你。吃飯時,他們要你放心吃:我們的田里菜園里是從來不打農(nóng)藥的!
在高椅,動物們也過著無比幸福的生活。鴨子們由主人送到山那邊田里吃最新鮮的谷子,牛一年四季都悠閑地在山上吃草,只有春耕時或冬天才牽回家。狗呢,清晨和傍晚,我都見到它在河邊照鏡子,撩撥小船上歇息的鸕鶿。
在高椅徜徉,在高椅尋覓。
其實,楊姓先祖的124年又算得了什么呢?許許多多人,從東晉找到如今,尋尋覓覓,1600年的歲月,只為找到心中的桃花源。
1600年又算得了什么呢?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尋找,尋找失落了的伊甸園。
離開高椅,那些傲霜的鮮花、門窗上的花、太師椅上的花、墻上彩繪的花竟一齊開在我的夢境里,那么鮮艷,那么燦爛。(文字作者:易禹琳)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