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山水亭閣一醉翁
轟動大宋王朝的“慶歷新政”雖沒能在政治上獲得成功卻讓世人有幸讀到兩篇好文章,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另一篇就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來滁州完全是為了憑吊我心中的醉翁亭。
敗葉、枯草、朔風、冰凍,正是水落石出的時節(jié)。過了瑯琊墨苑,再朝前醉翁亭的身影依稀可見。重新修葺的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寧靜。三三兩兩的游人或坐或立,在亭中靜默不語。醉翁亭的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亭旁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
見到此景腦海中涌現(xiàn)出一個手執(zhí)酒壺的老者,他坐在亭中,石臺一旁放著一摞《集古錄》,一張古琴,一副棋局。他樂天知命,欣欣然對著亭外美景飲酒賦詩。
歐陽修雖然酒不離手卻酒量不大,多數(shù)時候淺嘗輒止,他的酒不是為了喝醉而是拜師交友的助興之器。
據(jù)史料記載,有一年,錢惟演將軍在洛陽建了一處精致的宅院,就邀請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寫一篇文章記敘此舍。其中尹師魯僅三百八十幾字便完成一文,并且文章結構嚴謹敘事完備。歐陽修非常欽佩,就提著酒壺去拜師。兩人把酒言歡,秉燭夜談,后來歐陽修重寫了一篇只有三百五十字的文章,比之先前更加精煉傳神,尹師魯讀后也稱贊他敏思好學。歐陽修攜酒拜師虛心求教的事情至今傳為美談。
現(xiàn)在的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偯娣e雖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山的亭園卻內(nèi)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
離醉翁亭不遠,有泉水從地下溢出,泉眼旁邊是一處用石塊砌成方池,有清澈的泉水緩緩的流入池中,然后匯入山溪。從石塊跳下,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掬一捧泉水,享受它的溫和清甜,即使是秋冬季節(jié)也不冰涼。這水曾被歐陽修用來煮茶、洗硯,日日接觸興許是沾染了他溫潤的氣質(zhì)也有了靈性。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間劈山而筑的瓦房,隱在綠樹之中,肅穆典雅,這就是“二賢堂”。出醉翁亭往西便是寶宋齋,是專門收藏宋代珍寶的地方,齋內(nèi)的石碑上就鐫刻著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全文,石碑高約2米、寬近1米,字為蘇東坡手書,歐文蘇字,相得益彰。對于歐陽修,我一直懷有敬重!疤扑伟舜蠹摇敝谐n愈、柳宗元和自己外,他對其他五人都有知遇之恩。我知道他是最專注的伯樂,這一生都在不遺余力的為大宋王朝舉薦人才。
當時宋朝的地方名酒很多,如瑞露酒、東陽酒、荔枝酒還有平山堂等。酒叫平山堂讓我聯(lián)想起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于慶歷八年在大明寺內(nèi)建造的一處專供文人雅士飲酒賦詩的那個平山堂。
曾有幸去過那里,與現(xiàn)在的醉翁亭相比平山堂多少顯得有些簡單。堂前搭了藤架,留出一片陰涼。堂外柱子上掛著灰底綠字的楹聯(lián),踏入堂內(nèi),墻壁上滿是對聯(lián)字畫,不禁想象這里曾聚集了多少意氣風流的才子。盛夏時節(jié),他們在此飲酒作詩,從邵伯湖摘花,讓歌妓取花傳客,誰是最后一瓣,便罰酒一杯賦詩一首。眼前的景象與想象中的景象漸漸重疊,遠遠的我似乎看見有人影舉著酒杯坐在平山堂古舊的椅子上擊鼓傳花。
平山堂建在高崗上,背堂遠眺,可以看見江南數(shù)百里的景色,真州、潤州和金陵隱隱在目。山堂建成后,歐陽修寄書給前任太守韓琦說:“獨平山堂占勝蜀岡,江南諸山一目千里”?梢娝谄缴教们把劢鐚拸V而心曠神怡,后來清代彭玉麟也題過“放開眼界”之匾。
穿堂而過就是蘇軾為紀念歐陽修而建的谷林堂。清光緒初年兩江總督劉坤曾題“風流宛在”追懷歐陽修的氣韻而寫,他的書法流暢,單看“流”少一點而“在”上又多一點,用字靈活并非寫錯,意在回味歐陽修風流仍在。
資訊加油站:
與滁州醉翁亭齊名的還有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稱為“中國四大名亭”。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