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 縱穿古驛路
曲孜卡鄉(xiāng)經(jīng)過徐中鄉(xiāng)到幫達鄉(xiāng),是一條與現(xiàn)行的214國道并行的山路,這條據(jù)考證是吐蕃時代的古驛道,已經(jīng)少有外人經(jīng)過。山間路途中,可以見到吐蕃時期的古老寺院,可以聽到文成公主曾經(jīng)來過的傳說,還有路遇曾經(jīng)驛道上的村莊。
車行上山,左望,山谷之間開擴的濕地有緩緩的水泛著藍光有青青草叢,有牛鈴聲聲遙遙傳送,山坡之上大朵的白云慢慢的移動,黃色的土路從山的這邊一直向那邊延展過去。據(jù)說這條路正是吐蕃時代的驛道,唐代的茶馬古道,云南運茶的馬幫走到這里恐怕也要一個多月,運鹽的馬幫從鹽井出發(fā)走到這里也走了兩三天,而茶馬古道在這里基本上還只是開始部分。
沿著山坡向上向右行到一處開擴的埡口中央,那里擺著大片瑪尼石和小型的佛塔,據(jù)當?shù)厝苏f這里曾得到高僧加持。行人經(jīng)此順時針轉行上下山,所以塔的周轉慢慢就成行了一個轉經(jīng)道的。下山路不算太長,但到了雨季很難行,急轉彎而且路滑,越野車和農用車可以展現(xiàn)優(yōu)勢。難怪這一帶能很早便形成一條通道,下山之后就又是一片開擴地帶,緊臨一條河形成一處草木豐美的河谷地帶,大群的牛羊自由奔跑覓食,放牧的人拾來一些木柴在臨路的山洞里點上一堆火,燒上一壺酥油茶,半臥在山洞口,透過茶碗上的煙霧看著他的羊群是否都在。
改熱村沿河依山而建,一片綠樹掩映,七月油菜花村前院后鮮艷開放,古樹頂天立地枝葉覆蓋,石頭圍墻后戴著比花還鮮艷的頭巾的藏族阿媽啦在一片綠色的菜園里正專心拔草,山路上走出來的幾個姑娘放聲歌唱。一千多年前,趕馬的漢子經(jīng)過一路山水到了這僻靜的溫柔鄉(xiāng),是否也會留下來的愿望呢?
然堆村應該從吐蕃時起就算得上是周邊的大鎮(zhèn),穿村而過的路兩側有幾家小商店做的都是批發(fā)生意,周邊村莊更小的商店都會來這里進貨。這里自然也就成為村民的聚會所,小店里面偶爾還有穿著傳統(tǒng)藏裝頭結紅纓束的男人圍坐打麻將,這已然是一道風景了。
朗巴朗增是藏語中對大日如來的稱謂,然堆村的朗巴朗增殿早期建筑因歷史原因被毀,造像面部也多被砸爛。據(jù)村子里人講,此建筑最初為漢式坡頂,與大昭寺早期建筑形制相近,后來損毀后用樹皮和木板替換。1977年到1978年,當?shù)厝罕娫谠分亟朔鸬睢V車煌翂ο戮性瓉淼氖鰤,基本保持早期建筑的平面結構。佛殿內主供大日如來和八大菩薩造像,近年對雕像面部及殘損處進行了敷泥、水泥修復和涂彩。最近一次維修是在2008年,主要對大日如來和八大菩薩等9尊造像加蓋了木板廊房。
根據(jù)考古專家的現(xiàn)場研究論斷,然堆村的朗巴朗增大殿應該建于吐蕃時期,這也就可以證實。從幫達鄉(xiāng)穿過然堆村和徐中鄉(xiāng)到達鹽井的通道,在吐蕃時期正是一條正規(guī)的驛道。如果有當?shù)厝藥ьI從然堆村邊上的山坡向上攀登到山頂,可以看到山石上的彩繪的佛像,從那里可以看到山谷中一條路曲折的山路,村民會指著那條路告訴你:文成公主就是從這條去拉薩的,她在這里住了很長時間……這一帶的人都堅信文成公主來過這里,從山頂下山的另一側還有一個小佛龕,也與文成公主相關。
然堆村的朗瑪朗增大殿的僧人每天早晚還都會吹響法號念誦佛經(jīng),歲月在這里自然流轉,孩子們在小巷中奔跑著成長。遠去的馬幫帶走了那一世的繁華,多少擦肩而過的面孔,多少傳說若塵埃般消逝。
這條路只能走越野車,而且路況也難以保證常年暢通,最好的方式是試行,試著穿越,走不通時便退回,所幸路并不遠,基本上當天即可往返,或是行得通,兩天的時間也足以穿越過去。
TIPS
食宿:需自備睡袋,自備食物和水。因為這條路上幾乎沒有任何針對外來游人的設備,可以選擇然堆村作為一個中轉站,這里有古老的寺院,周邊也有短程徒步路線可以選擇,當然一定要找村民帶隊?梢越枳≡诖骞霓k公室里,這里有幾張床,也可以找一戶人家居住,但前提一定是自己帶睡袋。也無可能提供餐飲,商店里有賣方便面和火腿腸等便方便食品,無更高要求,一兩天的時間能堅持,也可以度過。
游:遇到大的村莊可以向當?shù)厝舜蚵牼包c,除了大的寺院,一路上還有能看得出歷史傳承的塔或瑪尼石堆,幸運的話,還能看到摩崖石刻。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