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其實就是倚崖而建,用圓木柱支撐起的鹽棚。經(jīng)年累月的使用后,鹽水滲透過木料, 在其表面凝結成一層厚厚的晶體,陽光下璀璨生輝。
特別遺憾的是我們前往的9月,還沒到曬鹽的季節(jié),鹽田里都是雨水。小面司機師傅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向我描述著曬鹽時節(jié)這里的壯觀景象。
層疊的鹽田里有潔白的晶鹽。他指著江對岸的鹽棚說,那邊的鹽是紅色的,紅色的鹽一般用來給牲口吃。他用手指著江邊的一口井,看,鹽水就從那里面背上來,都是女人去背,很辛苦。是啊,我知道,藏族的女人勤勞能干,歷來如此。
世界上獨有的曬鹽制鹽術
司機師傅提到的曬鹽技術,其實是鹽井獨有的,也是至今為止世界上獨有的曬鹽制鹽術。別處曬鹽汲湖水即可,在鹽井則需要打洞到河床上的鹽礦,用木桶將鹵水背到自家鹽池,再從鹽池將鹵水分送到自家制的木架鹽棚上,曬成鹽巴。
曬好的鹽巴由馬幫、騾幫跋山涉水銷往滇、藏、川一帶,為鹽民換回日常生活所需。每年6一9月的雨季,漲水的瀾滄江會將部分鹽田淹沒,但隨著秋風送爽,便又帶來了曬鹽的好季節(jié)。
昌都氣候多樣,西北部、北部嚴寒干燥,東南部溫和濕潤;日照時間長,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干濕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風。昌都地區(qū)年平均氣溫7.6℃,年降雨量400—600毫米,無霜期80—127天。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復..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