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理雙廊 洱海邊的純美漁村
雙廊位于洱海東岸,面迎洱海,遠眺蒼山,舊稱“栓廊”。至清代咸豐年間,人們認為靠近雙廊的兩個秀美島嶼——玉幾島、小金梭島猶如一對鴛鴦,將洱海隔出一個天然的港灣,故此將“栓廊”改為“雙廊”。
雙廊的面積不大,村民們主要居住在大建旁、島依旁和玉幾島等幾處。從山坡上抬眼望去,大部分都還是傳統(tǒng)的白族民居,沒有一幢高樓,新修起的民居或客棧也都保持著傳統(tǒng)白族民居的格調,放眼望去,飛檐畫壁,甚是好看。
沿著鎮(zhèn)上長長的石板路,便可通向洱海邊。碼頭的對面是南詔風情島。聽說早些年,這還是一座荒島,后來隨著旅游開發(fā),修建了星級酒店,白族文化廣場等建筑,成為白族文化、南詔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依著島的位置,觀蒼山看洱海的角度自然是非常不錯。游客在鎮(zhèn)上的碼頭,花上十元錢,便可以乘著游船到島上參觀了。
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安靜的,慵懶的小鎮(zhèn)里,沒有車水馬龍的交通,沒有吵雜的購物場所,只有看不完的白云,清澈平靜的洱海。在這里,聽得見鳥鳴蟲語,狗吠雞叫,聽不見人聲雜語,浮躁腳步。所以,到了雙廊,請停下你的腳步,靜靜的發(fā)呆和作夢。
4、諾鄧 鹽都逝去后的純美山村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在第一集中提到的諾鄧火腿嗎?片中提到的那個古村就是諾鄧村。位于大理云龍縣深山處的鄧諾,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白族村寨。
一千多年來,諾鄧村名從未變更過,對于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來說,堪稱地理史上的奇跡。諾鄧是一個因鹽業(yè)而發(fā)展起來的古村落,長期以煮鹽為生,曾一度是封建社會滇西地區(qū)的經濟重鎮(zhèn)。
諾鄧村背靠滿崇山,襟帶諾水,村口的漢代古鹽井好似村落的起點,圍繞鹽井形成層層疊疊屋巷亭樓,堪稱云南鄉(xiāng)土建筑博物館。由于地形限制,房屋交錯,石徑低徊,忽而出現(xiàn)的支巷疊映出陡峭的階梯,忽而凸出的門坊仿佛時間的回響。
鹽業(yè)的富庶讓諾鄧在陡峭的坡地上長出了眾多別致的居所,而且將各自的繁華刻印在建筑的記憶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更讓人驚嘆的是,建筑布局是在立錐之地上展現(xiàn)出富裕的巧妙,四合院呈現(xiàn)臺階式錯落。所有的土墻、石壁、木雕在高原的陽光下流瀉出蒼黃,一如鹽業(yè)財富的夕陽。
穿行在諾鄧,靜得出奇,偶爾留守的老人都懶得理會你的存在,也許逝去的太多又太遙遠,生存的壓力讓人們離開了家園,成也鹽業(yè),敗也鹽業(yè),熬鹽的能源利用,過度的砍伐使周邊盡是童山,只有村里殘留的大樹伴隨著大夫第、鹽務署、龍王廟、五課提舉司,告訴你一個始于漢代的鹽的傳奇。
云南省簡稱云或滇,省會昆明,面積39萬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12月,云南省下轄地級市8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州8個。其下管轄的市轄區(qū)12個、縣級市10個、縣78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29個。全省人口4141萬,有漢、彝、白,哈尼、..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