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一座被稱為父親的山脈
他,是華夏大地的脊梁,綿延的山脈將我們的國家分為南北。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高聳的山峰曾見證了太多的滄桑。他叫秦嶺,一條劃分中國南北的分界,一個歷史的見證者,一座被稱為父親的山脈。
這位嚴父,用自己的身軀把我們的祖國天然地分成了南北,給我們不一樣的氣候,不一樣的習俗,以及不一樣的性格。冬天,秦嶺以北的關中地區(qū)寒風凜冽,冰天雪地,人們守著熱炕、爐火,才能度過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而秦嶺以南與關中地區(qū)僅一山之隔的漢中盆地,卻依然青山綠水,春意融融,人們忙碌著撒網(wǎng)捕魚,播種收獲,盡情享受陽春三月般的舒適與溫暖。
一座山脈居然能夠改變中國大陸的自然格局,其地位的顯赫足以令人崇拜。而還是這同一座山脈,孕育滋養(yǎng)出一個日后創(chuàng)立千秋偉業(yè),統(tǒng)一全中國的古老族群,面對這時的秦嶺恐怕任何人也不得不肅然起敬了。這個由秦嶺庇護的古老族群,也就是兩千多年前被稱之為秦人的人,從秦嶺出發(fā)歷經(jīng)五百多年的漫漫征程,在華夏大地上掀開了一場波瀾壯闊,最終改變中華民族文明進程的帷幕。
從這里出發(fā),秦人問鼎中原、一統(tǒng)天下;從這里出發(fā),大漢的旗幟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在這里,大唐王朝的盛世佛音響徹云霄;在這里,老子寫就了千古奇書《道德經(jīng)》;在這里,藥王孫思邈完成了他那部重要的藥物學著作《千金方》……
秦嶺,一條橫亙于中國中部的巨大山脈,一條擁有太多故事與傳說的自然之龍。因為它的博大與神奇,千年來,多少人都想擁抱它、走進它,想聆聽它的氣息,欣賞它的美麗,感受它的溫度。
圖文來源:寰宇周天 新浪博客
>>穿越絲綢之路----尋沙漠中的綠洲
1、嘉峪關-敦煌:卸掉盔甲,穿越戈壁,覓得一方沙漠中的綠洲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古詩如此云云。羌笛確實無須怨楊柳,因為春風其實是可以吹度玉門關的。被塔克拉瑪干的熱情沙漠浸染過的春風,已非玉樹臨風之謂,而是擁有了一種橫刀立馬的冷酷與蒼茫。
2、敦煌-吐魯番:揮師樓蘭,驚魂火焰山,嘗到名不虛傳的吐魯番葡萄
“探越絲綢之路”的旅行,確實是一次“探路”之旅,因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在路上,能停下來走走看看的機會并不多。但這沒有什么,路途的疲憊總會有辦法把它消除,譬如對一座城市的走馬觀花。盡管每一座城都仿佛剔除了西域特色,但畢竟并非長期身處的大城市,至少那種陌生感就足以讓人享用一宿。
文字來源:南方都市報 圖:南方都市報及展辰的新浪博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