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則境內(nèi),喜馬拉雅山脈被“砍”了4個缺口,這些缺口最終形成了日喀則的“四大名溝”:吉隆溝、樟木溝、嘎瑪溝和亞東溝。這4條溝全都發(fā)源于雪山,海拔從5000多米一路驟然下降到3000米以下,河水在低處流到尼泊爾或印度。同時,在這4條溝的周邊,還聳立著喜馬拉雅山脈中5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雪山: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洛子峰(世界第四高峰)、馬卡魯峰(世界第五高峰)、卓奧友峰(世界第六高峰)和希夏邦瑪峰(世界第十四高峰)。高山與深壑,地貌如此獨特,造就了當?shù)仄嫣氐娘L光:雪山相伴,景色多變,人跡罕至,恍若世外桃源。
我和一群驢友背上行囊,深入喜馬拉雅腹地,徒步探訪這“四大名溝”,看那5座海拔8000米以上雪山。徒步過程雖然充滿艱辛,但那曠世的美景卻讓我們感到無比幸福,體驗到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為自己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回憶。
吉隆溝:在這個“西藏最后的秘境”,我們看見四周的雪山依次打開,還等來了日照金山,拍到了雪山倒影。
如今的西藏,大概已經(jīng)沒有了空白,包括以前神秘的墨脫、古格以及藏北無人區(qū),好像都已不再那么神秘。唯獨吉隆,似乎還鮮為人知。
吉隆,或許就是“西藏最后的秘境”。
吉隆,藏語意為“舒適村”、“歡樂村”。吉隆之得名,傳說是在公元8世紀后期,藏王赤松德贊從印度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時,大師途經(jīng)吉隆溝(今吉隆鎮(zhèn)一帶),在此住了一宿。大師見此地山清水秀,風景明媚,不勝感概,又見溪谷中的河水潔白如乳,溪底的卵石光潤如玉,更是贊嘆不已,于是在翌日臨行前,欣然將此地命名為“吉隆”,以表達其無限贊譽之情,“吉隆”之稱于是流傳至今。
吉隆位于珠峰自然保護區(qū)的西端,由于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北進,使得山脊兩側(cè)的氣候截然不同,呈現(xiàn)出南北兩大氣候類型。吉隆溝東北部有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瑪峰和著名的佩枯湖,南部則分布有原始森林。吉隆藏布江順著蜿蜒的山谷向南飛瀉,兩側(cè)山峰林立,氣勢巍峨,層巒疊翠的山谷里生長著種類繁多的植物,而山谷兩側(cè)的山頂上則終年積雪,氣度不凡,所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便是這里的真實寫照。
這次去吉隆溝,與一張雪山倒影的照片有關(guān):紅草地、大石頭、兩座雪山在靜靜的湖水中清晰的倒影,仿佛世外桃源。但在吉隆鎮(zhèn)的大街上,我問過很多人,卻沒有人能告訴我在哪里可以看到雪山倒影。
這次去吉隆溝的旅途并不順利。前幾天的天氣都不好,從拉薩到吉隆溝,我們要翻過3個海拔5000多米的埡口,好幾名隊員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我們期待的風景卻遲遲沒有出現(xiàn),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都深藏不露。徒步吉隆溝的那天更是陰雨朦朧,連雪山的影子都沒見著。
但我們并沒有放棄,在雨中堅持徒步上山,為了躲雨,我們冒失地闖進了山上的一戶藏民家,沒想到那恰好是乃村村長家。雨一直不停地下,我們干脆在村長家安心地玩,接著跟主人商量在他家里吃午飯,最后以300元成交。讓我們沒料到的是,主人家非常重視,幾乎全家動手為我們準備午餐。不一會,酸奶、蕎麥餅、烤土豆都上來了,大家吃得很爽,有人喜歡這里純正的酸奶,有人喜歡甜甜的土豆,而我更喜歡用相機記錄藏民真實的生活,做蕎麥餅的老太太就成了我的主要“模特”。
下山時,我們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那個拍攝雪山倒影的地方,真是踏遍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在我們即將離開吉隆溝的那天,雨過天晴,柳暗花明,美景如期而至。我們看到了最美的吉隆溝:四周的雪山依次打開,等來了日照金山,還如愿以償?shù)嘏牡窖┥降褂。在回程的路上,我們還欣賞到了雄偉的希夏邦瑪峰和佩枯湖的美景。
西藏自治區(qū)位于中國的西南邊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西藏是一個美麗、獨特而又神秘的地區(qū),這里有舉世聞名的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令人神往的神山圣湖,濤聲陣陣的原始森林,雄偉壯觀的布達拉宮..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