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氏鎮(zhèn)沿沁河南下,依次是坪上村、竇莊、郭壁村,這幾個美麗的村子坐落在沁河西岸,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沁河古渡口上的吊橋,可以直通竇莊城堡,蜿蜒曲折的青石小道串起層層疊疊的院落,黃土高坡大片的黃色將青磚灰瓦映襯得格外醒目,那些斑駁的古城墻早已長滿葦草,透出一絲奪人心魄的蒼涼,F(xiàn)在了解竇莊的人并不多,沁河水日漸枯竭,村中的老宅院日益凋敗,我們只能通過那一座座“進士第”、“尚書府”,去想象當年竇莊的規(guī)模與鼎盛,去想象這里當年被譽為“小北京”時的風采和魅力。
據(jù)說竇莊就是東漢竇皇后的老家,現(xiàn)在這里完全沒有旅游開發(fā),因此就沒有喧囂的游客和媚俗的商業(yè),是我們可以隨意游走、探訪的自然村落。一位樸實的大哥把我們從竇莊南門領進村,來到小北門后,但見此處連著九宅巷,每一個宅院的大門,都可進院堂、通街巷,街巷接著城墻。很多個院內(nèi)暗設小門,院院互通,倘若外人進入,雖能曲徑通幽,但總摸不清門戶通道,如進迷宮,無所適從。一旦敵寇來犯,竇莊村民就可以利用這些曲徑迷道與敵人周旋,既可抵抗,又能逃生,鄰里之間還可相互支援,真是“一門通百戶,百門串遍村”。穿行在這些深宅大院、祠堂廟宇之間,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明清兩朝曾是晉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金郭壁、銀竇莊”正是形容這些村子當時的富有,城堡、寺廟、碼頭、宅院、街巷等各種殘留的古建筑遺存,依然默默述說著昔日輝煌的往事。郭壁城堡沿沁河西岸與竇莊相鄰,自古就是沁河的重要渡口,具有水運交通優(yōu)勢,早在明清之際就成為晉東南的商貿(mào)重鎮(zhèn)。據(jù)說,郭壁城堡在輝煌時期的主街就長達五華里,幾乎跟竇莊連在了一起,因日進斗金而留下了“五里金郭壁”的美譽。然而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又使當?shù)厝碎_始重視教育,因此文風鼎盛,耕讀傳家,這樣占盡天時地利優(yōu)勢的古村落,自然是人杰地靈,官宦輩出。文化的熏染還留住了古村的靈魂,所以有了“青緗里”那樣高大莊嚴的堡中之堡,有了“迎爽”、“樂善”、“雝肅”這些風雅書卷的宅第名稱。
今天,沁河水淺,商道變遷,古渡口的衰落帶走了昔日的繁華,在這些曾經(jīng)的深宅大院里,我們只能從殘存的木雕和褪色的字跡來辨認其昔日地位的尊榮。
在“三都古城”湘峪城堡,一旦城門被攻破,守城士兵可立即關閉兩道側(cè)門,更可站在城墻上用弓箭、滾石、擂木等攻擊敵人。
沁河在武安村向東折了一個90度彎,繞了武安村半個圈,與它的一條支流在村東南相匯成Y字形,3個古村落被兩條河分隔開來,武安在北,尉遲在西,屯城在東,互相隔河對望。屯城相傳是當年秦將白起的屯兵之地,《史記》中有“白起攻趙,拔光狼城”的記載;尉遲則因為唐將尉遲恭而得名;
那么,武安是否也與白起稱武安君有關呢?我們不得而知。兩千多年過去了,這些被山川河流環(huán)抱的古村落漸漸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守護家園的,只剩下那些恬淡的老人和古城墻遺址了。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