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出現(xiàn)在這些街巷的時候,當?shù)厝撕臀覀兌紝Ρ舜烁械叫迈r!澳銈兪怯慰停看箨憗淼?”這樣的問題在我們進入海南許多非“旅游勝地”時還將出現(xiàn)多次,尤其是昌江、東方一帶!按箨憽边@個政治色彩濃厚的詞匯,在這里只是一個相對海島的日常稱謂。類似的叫法還有“小弟”、“小妹”、“阿妹”等,用來稱呼年輕的男性和女性!澳銈兡莾簺]有這個東西嗎?”“小弟,你那個相機很貴吧?要五千塊嗎?”“小弟,你們拍這個做什么?”顯然,他們也對大陸來客充滿了興趣。
海口自北宋開埠以來,便是海南島連接大陸和海外的重要港口,是各種文化交匯的地方。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的騎樓老街,是中國最大規(guī)模的騎樓群,蘊藏著?跉v史演化的文化密碼。
七十多年前,一個叫田曙嵐的旅行家騎著一輛自行車,開始了中國人的首次環(huán)海南之旅,記錄下了瓊崖故地的風土人情。?跂|部與西部的巨大反差,文昌的眾多咖啡屋和穿著西裝打柴的村民,只穿桶裙、不穿褲子的黎人,澄邁一種叫“迓軍”的迎神活動,以及各地好奇、熱情的土人,都給他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也借他的筆打動了很多讀者。他曾在書中寫道,西線各地的村民對從未見過的自行車備感新鮮,甚至跟著他走了好幾里海邊沙地,只為看他騎車。今天,開車或騎著自行車環(huán)游海南島已經(jīng)成為一種旅行潮流,海南的經(jīng)濟也較之以前進步了許多,但是古風猶存,這在我們接下來的海南之行中得到了無數(shù)次印證。
閩文化的“飛地”
與擔憂“海口被海南游拋棄”的年輕人不同,年長者多半顯得怡然自得。他們穿著寬大的衣服,趿著拖鞋,到市集買菜,或是在巷子拐彎處的小廟上一炷香,然后和幾個老友去喝老爸茶,要不就是到江邊簡單搭著遮雨棚的麻將館里打一天麻將——每張麻將桌20 元,時間不限。海南四季如春,就算冬天打通宵麻將也不怎么冷。
入夜以后,離?谑姓贿h的八灶街是最熱鬧的地方。這條長不足600 米、有著250 多年歷史的街道,匯聚了當?shù)刈钣忻氖畮准遗H獠宛^,其中以牛尾、牛鞭最受歡迎。切一斤牛肉或牛雜,再來一根牛鞭,倒入熱騰騰的鍋中,一晚上的閑談就可以開始了。若是客人多些,就單獨要一份四五斤重、連著牛尾的骨頭架子,也夠吃了。據(jù)說海南人有不少是從福建移民過來的,跟泉州人、潮汕人一樣熱衷于牛肉小吃,或許是證據(jù)之一。仔細傾聽,會發(fā)現(xiàn)海南不少縣市的發(fā)音跟閩南話、莆仙話有點接近——在語言學里,海南話向來被視為閩方言的一種。當年,環(huán)游海南的田曙嵐曾跟一個海口人分別用國語和土話念了幾首古詩,感覺“如此音韻,真不知距國音有若干里矣”?此挠涊d,那個?谌苏f的口音很接近閩南話。
在海南各處行走的時候,我始終有種感覺,而且愈來愈強烈:海南像是閩文化的一塊“飛地”,雖然隔著數(shù)百海里和一個廣東省,卻在許多傳統(tǒng)習俗上暗暗吻合。
比如對郡望堂號的銘記。西晉末年,中原地區(qū)發(fā)生“永嘉之亂”,大量士族跟隨晉元帝渡江南逃,史稱“衣冠南渡”。這些流落南方的士族為了表示不忘根本,往往在建筑物和門口的燈籠上標明自己是來自哪個郡縣、哪個望族的,福建的晉江和洛陽橋便是因此得名。類似的大規(guī)模移民在唐末、南宋末年都發(fā)生過,而遷徙路線也從由中原到江南,變成了由福建到潮汕、雷州一帶,再到海南島。跟家眷、財產(chǎn)一同被帶走的,還有語言和傳統(tǒng)。在?诘姆洗髲B,我們看到了“瑯琊郡”的字樣,儋州市中和鎮(zhèn)的一些人家則在門楣上標明自己祖上是“穎川郡”的,文昌市的邢氏多來自“河間郡”——“義理傳家顯望族”是他們不敢忘卻的祖訓。
再如對鬼神和祖先的普遍崇拜。在海南北部地區(qū),尤其是?诶铣菂^(qū),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墻外邊安放著一個用來敬拜老天爺?shù)摹熬刺煜恪,香火不斷。有些人家無法在墻上安放,便把香插在墻角、柱子底下。每條小巷里都會有一個小廟、幾座祠堂,廟里供奉的除了土地爺,最為常見的是從福建莆田流傳過來的媽祖形象——在中國沿海受到普遍崇拜的海上保護神。
?谝粭l安靜的小巷里,墻上刻著“福綏梓里”字樣。偷得浮生半日閑,在這樣的小巷閑逛,是種福氣。
在宋慶齡的故鄉(xiāng)文昌市,人們也像閩南人、潮汕人一樣喜歡下南洋、穿西裝、建有南洋風格的小樓房,收獲的椰子也多運往江門、廈門等僑鄉(xiāng)出售……
在以漢人為主的海南省北部,我們能發(fā)現(xiàn)許多類似的信號。當然,最直接的證據(jù)還是當?shù)厝说淖遄V。在中和古鎮(zhèn)上長期照料“太婆廟”(當?shù)厝藢X南保護神冼夫人的稱呼)的呂老先生告訴我們,他們祖上是福州的;在離洋浦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不遠的古鹽田曬鹽的譚先生,知道跟他一起曬鹽的村民都是原籍莆田,至于是哪一朝哪一代搬到這里來的,卻已經(jīng)無從查起了;開出租車的三亞人林大哥能聽懂閩南話,他告訴我們,他祖上是福建人,但無法確定是不是閩南地區(qū)的。
在這些現(xiàn)代海南人身上,有著多重元素的痕跡, 有些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多半是秉承于他們的先人。相比之下,蘇東坡、趙鼎、李光等被貶至此的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對海南的影響在今天看來顯得有些微弱,盡管海南人在蘇東坡的影響下走出了歷史上第一個舉人和進士。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