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峽:三峽絕版之地
巫峽之下,就是西陵峽了,到南津關即是三峽出口。西陵峽還有一個更浪漫的別稱——燈影峽,此名來自于兀立于峽江西側山頭的四塊巖石,夕陽西下或朗月高照時,這四塊巖石格外顯眼,仿佛正在上演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jīng)的燈影戲。郭沫若曾寫詩贊道:“唐僧師徒立山頭,燈影聯(lián)翩豬與猴,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痹娭兴f的“大城”,就是緊鄰峽口、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的宜昌。
船入峽谷,時近黃昏,江風拂面,山花飄香,夕陽將江面染成一片金黃,過往的船只一次又一次地劃破江面,留下扇形的粼粼波紋。峽谷內(nèi)水汽彌漫,掩蓋住兩岸陡壁上的所有細節(jié),只留下由近及遠、逐漸模糊的俊美山影。當年,葛洲壩的建成令西陵峽的水位升高三四十米,此后,這段峽江便始終高于三峽大壩的蓄水水位,更因為兩岸的山勢依然雄奇陡峭,這里如今成為緬懷老三峽的“絕版之地”。(文/姜琳琳)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