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每年,一到夏天就有很多朋友從外地來北京。
或是旅游,或是出差,甚至有為看我專程來帝都和我歡聚。
炎炎夏日來京,吃是比行走有魅力的事情,即便是很簡陋的館子并且無空調(diào)。
況且北京小吃名聲在外,嘗鮮也好,體會也罷;不一定朋友的反應(yīng)都是美好的,卻提示著我找尋真正有實力的味道。
北京的小吃,隨著城市的發(fā)展,日漸散落在這個城市各處;當(dāng)找到讓自己喜悅的味道時,好感是油然而生的。
今天記錄這些,有老字號,有后起之秀,甚至大多為路邊小店名不見經(jīng)傳;記錄它們,只因為我覺得它們值得。
1)京味居:炒肝
南城于小吃來說,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
就炒肝來講,北有鼓樓“姚記”之盛名,而原先南面“天興居”也在前門重振旗鼓了。
前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吃炒肝的人幾乎無人不知的程度。
而后者,我只能說,伴隨著商業(yè)街的商業(yè)發(fā)展,性質(zhì)也越發(fā)商業(yè)。
于是,我跟一些南城的朋友聊起“京味居”的時候,同好的人竟然不少,這多少超出我的意料。
“京味居”炒肝是很多父輩人推崇的地方,有年頭,也有固定的食客人群。
炒肝很好,雖然有人抱怨淀粉是不是過多炒肝是不是過于粘稠,但我真的覺得好吃。
包子不大味道還是不錯的,并且無論這里新上什么菜碼,炒肝+包子永遠是首選。
店址:宣武區(qū)南菜園街與白紙坊西街交口的位置,旁邊有家KFC。
2)門框鍋貼店:鍋貼
“門框鍋貼店”所在的門框胡同曾經(jīng)繁盛一時。
最盛的時候,任何你能想起的背景小吃老字號都在這里駐扎,是北京城歷史上最繁榮的小吃街。
現(xiàn)在,往日繁華變成過眼云煙,那些字號帶著口碑以著各種緣由,去往別處發(fā)揚光大。
而門框胡同由此也徹底成為市井的胡同,每到夏日傍晚,拼桌,啤酒,三五人群,這便是最市井的樣貌對比著幾步之遠的大柵欄的燈火通明與人聲鼎沸。
如今的這里,我喜歡的味道便是“門框鍋貼店”的鍋貼。
豬肉大蔥,還有三鮮,韭菜的,就著小米粥,這是魅力的味道。
附:隔壁鹵煮店的鹵煮也是不錯的,值得一嘗。
店址:大柵欄同仁堂正對著的那條胡同中段,胡同無指示牌,只有墻上的粉筆字。
3)門釘李:門釘肉餅
門釘肉餅是北京比較傳統(tǒng)的小吃,因為形狀像古時候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
門釘肉餅店很多,“門釘李”是其中比較有名的。
比較北京城里其他賣門釘肉餅的店,也是比較靠譜的一家。
肉餅做的比較干凈,味道也可以,不過門釘肉餅普遍油多建議一次不要吃太多。
店址:推薦工體店,朝外北街吉祥里路邊,元老胡同口。
4)左鄰右舍褡褳火燒:褡褳火燒
褡褳火燒就是其實更像是一種餡餅,長長的一條,油煎而成。
最早北京的褡褳火燒就是誕生在門框胡同,前門很多店起名“門框胡同褡褳火燒”其實都不是正牌的老店。
最知名的“瑞賓樓”從前門搬到豐臺區(qū)重振旗鼓,話說我這個家住北邊的人要吃這么一口大老遠跑過去真有點不太實際。
由此“左鄰右舍褡褳火燒”走進了我的視線,我去的那家就在美術(shù)館后街這一代。
粥免費,褡褳火燒做得很干凈,餡兒也足。
店址:東城區(qū)美術(shù)館后街50號內(nèi)蒙古賓館對面。
5)東興順爆肚張:爆肚
一提起爆肚,很多人都知道前門小胡同里的“爆肚馮”。
這家的名氣就不用我多說了,店里的名人照也足見這個老字號的人氣。
我要說的另一家老字號,“東興順爆肚張”。
很實際的說,這家店的環(huán)境好,干凈,墻上掛著字畫,屋里窗明幾凈,比起環(huán)境相對簡陋的“爆肚馮”要好很多。
小吃店大多薄利多銷,自然裝修擺設(shè)上不會太上心。
一家小吃店能集味道與環(huán)境于一身在我看是不易的,所以自然心里會給這家店加分。
爆肚的味道沒得說,百葉,肚仁兒,一盤子上來量給的比較足,小料味道也夠地道夠好。
盡管距離他家?guī)撞竭h就是另一爆肚名店“爆肚滿”,卻絲毫不影響這家店在食客心中的位置。
店址:后海沿湖邊,銀錠橋附近,邊上有慢搖吧,烤肉季等一眾名店。
6)北新橋鹵煮老店:鹵煮火燒
對于鹵煮,任何人接受程度不一樣。
嫌棄的有之,喜歡的有之,其實,這就是一個味道,愛吃就吃,不愛吃就找自己愛吃的去。
套句某此吃鹵煮時,鄰桌大叔的話:要是你愛挑那種地毯白桌布刀叉一起上的陣仗,別來吃鹵煮。
北京的鹵煮店最有名的要數(shù)“小腸陳”,但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這家早已今非昔比。
前門取燈胡同的“陳記鹵煮小腸”是不錯,然而以我一次能吃兩碗菜底的經(jīng)歷,我想說明的是,這里質(zhì)不錯,量有待提升改進。
至于“北新橋鹵煮老店”最動人的就是量,巨大的一碗,大到吃撐。
我想這足夠說明問題,至于味道,兩個字:很正。
店址:東四北大街路邊,靠近如家北新橋店。
7)北平羊湯館:羊雜湯
路過“北平羊湯館”時,能聞到特濃特濃的羊湯味。
店里很簡樸,伙計都是一水兒的小平頭。
羊雜湯搭配火燒味道很好,屬于那種花很少錢就能吃挺飽的地方。
店址:工體東路,靠近朝陽醫(yī)院公交站。
8)老磁器口豆汁店:豆汁兒&焦圈
豆汁兒這東西是考驗?zāi)阄队X承受力的一款飲品。
你如果無法喜歡,那真是無論別人怎么說這東西好,這東西對身體好,你都無法下咽的。
所以這個推薦只針對好這口的。
“老磁器口豆汁店”的豆汁兒綠綠的,酸味足,焦圈脆脆的,咸菜免費。
我喜歡焦圈蘸豆汁兒吃完,然后把咸菜都放到豆汁兒里一起吃下去,不過,我還是最喜歡焦圈。
店址:天壇北門對面那條街路邊。
來源:新浪博主 小雅博客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xiàn)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