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耕讀傳家的古村造就了不少文人。村里有三座牌坊,分別名為解元、會元、探花,都是為一個人而立的,那就是明朝正德年間的宰相王鏊。王鏊的故居惠和堂至今尚存,據(jù)說以前惠和堂周圍有十幾座園林,但禁不住時光湮染,現(xiàn)在都變成了橘園、茶園和菜圃了。
新浪旅游配圖:雨后的村落 攝影:蘇州王走在陸巷古村里,你感到不像在旅游,就像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xiāng)。周圍滿眼都是溫暖的生活場景,這家人家在炒新茶,那家人家在生煤爐,竹篩子掛在門上,里面晾曬的是太湖蝦干,院子里一小筐是剛采下的、帶露珠的茶葉,主人說,七斤像這樣的嫩茶才能炒出一斤碧螺春茶葉。
在陸巷,你別想嚴格地區(qū)別居住區(qū)和果樹園。因為,剛才眼前還是粉墻黛瓦,才走了幾步,滿眼綠色就撲面而來,幾乎潑灑到你肩胛上,翠綠的葉子和你耳鬢廝磨,微風吹過,好像在竊竊私語。陸巷的生機時時在撩撥著你,陸巷的老房子又時時在提醒著你,帶給人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新浪旅游配圖:歷史悠久的牌樓 攝影:蘇州王午飯是在村子里一個私家園林里吃的,池塘邊,假山旁,一個四角亭里,陶瓷的茶幾上加了一個圓桌。私家園林一共只能擺四桌,只可由店家配菜,不接受顧客點菜,雖有點“欺客”,但可邊吃飯邊欣賞池塘里魚翔淺底,假山旁花木扶疏,廊檐間古箏樂曲縈繞,顧客也就認了!疤住薄佐~、白蝦、銀魚是不能少的,真正帶來驚喜的卻是菊花腦和香椿芽拌豆腐,而我等粗鄙人等,贊不絕口的卻是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紅燒肉,估計早已辜負園林主人的一片苦心孤詣了。
文:新民晚報 圖片攝影:蘇州王
相關(guān)閱讀:吳儂軟語看“陸巷”:走訪太湖第一古村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