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功夫中,有一種出神入化的輕功,名曰:水上漂。不管你有沒有做過一個關(guān)于武俠的夢,那都是傳說中的大俠們懷有的絕技,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只能“坐船練習(xí)水上漂”了。炎炎夏日,濕身已然成了時尚,尤其是在那風(fēng)景如畫的山水間,何不乘一艘小艇,把凡塵瑣事都忘了,盡情的玩轉(zhuǎn)清涼“水上漂”!
【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大雅河上尋】
七月流火,烈日炎炎。踏著熾土,走進大雅河漂流區(qū),一股清涼之氣撲面而來。抬頭望去,那一簾秀峰如展開的畫卷,峰頂松柏舞蒼枝,古樹披藤幔,峰崖陡峭如刀削斧劈,遐思之余,興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就在這陡峭的崖壁上,廖廖幾株青松濃綠如抹,形態(tài)各異,似飄似飛,似懸似墜,和天空盤旋的鳥兒遙相媲美。
走進景區(qū),樹木蔥郁,芳草菲菲。綠樹掩映下,風(fēng)格各異的小木屋,或半露朱玉墻隅,或一榭琉璃飛檐,隱隱約約,好生情趣,留連之即,望不見河水,卻聞濤聲。伴著山崖回音,透有幾分空靈,細(xì)細(xì)辯聽,仿佛有古人彈箏,悠揚入耳,深邃幽渾,閉目合神,隨濤聲遁去,猶若騰身仙境,其感覺甚妙。
在導(dǎo)游引領(lǐng)下,不知不覺來到河邊,兩岸亭閣相望,一架銀灰色鐵橋鑲嵌其中,波浪式的橋欄,左右欄桿拱起三道彩虹燈。在青山綠水之間,顯得華麗而嬌貴,像一束奇葩綻放。站在橋上,風(fēng)兒習(xí)習(xí),陣陣涼爽,看瀉下的皮船,聽船上的笑聲和無拘無束的浪花的歌唱。我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的人在船上看我。另一番意境!
漂流碼頭也是一處景點,更衣室寬敞明亮,長廊幽雅別致,欄桿迂回,飛檐相視,蓄水壩上湖光漣滟,垂鉤拋釣者依稀可見,浪濤涌出閘孔,飛沫四濺,使大雅河的景觀更加旖旎誘人。碼頭上,彩色的皮船,桔紅色的救生衣,白色的太陽帽,花花綠綠的陽傘,五顏六色,只有船員那被陽光親吻成紫黑色的皮膚,像崖壁的巖石令人醒目。
放好貴重物品,穿上救生衣,踏上了我們的船。想象著在這山谷中漂流的景象。可就在我遐想之際,忽然身上一陣清涼,原來已經(jīng)有人朝我潑水,于是,我開始反擊,成為潑水族的一員。船上的船下的,放船的坐船的,相識的不相識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國人外國人,都加入了這場“戰(zhàn)爭”,卻搞不清楚“戰(zhàn)爭”的雙方是誰,應(yīng)該就是所謂的敵友不分吧,只是盡情的潑水,盡情的享受。我想,這樣的景象應(yīng)該不亞于云南的潑水節(jié)吧?怪不得原北大校長厲以寧先生漂過之后會欣然留下“忘憂、忘返、忘年”的感慨。
皮船駛出碼頭的時候,我已經(jīng)成了一只落湯雞。再看看身邊的人,不禁大笑,原來每個人都一樣。轉(zhuǎn)眼功夫,皮船漂入湍急的激流,浪花拍船,飛沫迭涌,船兒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冷不丁又來一個180度調(diào)頭,猶如云霧里穿行,手中的劃板根本無法用力,索性抓緊扶繩由它去,任激流戲弄,憑浪花濺淋,倒也涼爽。山崖疾走,亭閣倒流,銀橋剛才還在前面,轉(zhuǎn)而已拋在身后。
驚險刺激過后,抒舒口長氣,但見玉屏山下,一汪碧水,平展如鏡,山崖挺秀色,楊柳獻嬌媚,前方,公路大橋飛跨,遠處,田園農(nóng)舍相襯,好一幅山水田園畫。幾百只皮船聚集在這里,喊聲、笑聲、歌聲、叫聲、聲聲入耳,融融一潭。成群的鵝鴨,戲水撒歡,飛翻的紫燕,輕輕點水,魚兒打漂,峰影泛波,人與自然構(gòu)成一幅幽美的畫卷。真是“一折青山一扇屏,一灣碧水一條琴,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大雅河上尋”。
漂在河上,欣賞大雅河四周的美景,“山以奇峰著,河因雅得名,輕舟三五里,美景冠遼東”。這是著名評書演員田連元對大雅河漂流區(qū)秀麗景色的稱贊。此刻身臨其境,飽覽青山綠水,更是覺得東北“小桂林”的稱號一語中的。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