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喀什的眷戀是從飛機降落那一刻開始的。下午的航班,到烏魯木齊轉(zhuǎn)機,再起飛時是晚上8點多,本以為中間的等待會在黑漆漆的夜里,誰知一直到飛機的再次起飛——晚上9點——天上還一直掛著太陽!一下就想起了許茹蕓的那首《日光機場》?κ,應該也算得上是“日光之城”了吧。綿長的日光是上天給她的恩賜!
接下來的幾天里,竟越來越喜歡這種晚上9點才日落的生活:早晨可以很晚起床,慢慢地吃完早餐;閑逛一天后,7點多吃完晚飯,太陽依然高高掛在天上。緩慢的,似乎只有從旁流過的時光。
民與俗
慢院落
世界上最香的烤羊肉和魚,需要耐心等待
到喀什的第二天,我們便去了達瓦昆沙漠。從喀什驅(qū)車2個多小時,過了鐵力木鄉(xiāng),就到目的地了。
到了那里已經(jīng)是中午12點,于是決定先吃飯。先前聽一個本地人說達瓦昆沙漠里的這家餐館不錯,餐館是一家人開的,這里的烤羊肉一流,烤的魚更是別家沒有的,一定要試試。
我們選了院子里的一個角落坐下。這是一個典型的維吾爾族人家,院子里的杏花開得正濃,院子正中間的大樹下,放著一張鋪著毛毯的大床,床上坐著一位老奶奶,還有一位美麗的維族媽媽,抱著她幾個月大的孩子。他們的微笑讓這里的陽光顯得更加燦爛。
午飯的制作過程很漫長,一個維族大嬸,一個維族少女一起生火幫我們烤肉。拿了一堆柴火,見我們好奇,解釋說:這是紅柳枝,拿來烤肉最香了。旁邊一個維族大叔在烤包子,香味滋滋地冒出來。另一個維族青年則在切魚塊,腌魚……過了一陣,我們的午飯便端上來了,一大架子的羊肉和魚肉,迫不及待地吃一塊,啊,先前那么長時間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慢沙漠
牽駱駝的少年和歡快的歌聲
達瓦昆沙漠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部分。資料上說達瓦昆沙漠風景區(qū)有2000畝的水面、4萬畝的沙漠。果不其然,出了餐館右拐,便能看到一大片水,波光粼粼,在陽光的照射下,水面耀得人睜不開眼。有人正牽著一匹白馬走進湖里喝水,有人在岸邊遮陽處小歇,完全沒有我想象中的那般荒蕪蒼涼。不遠處,一隊駱駝靜臥在沙漠上,嘴里在不間斷地咀嚼著,它們紳士一般的安然有序。
幾個牽駱駝的少年走到我們身旁,走在最前頭的那個是個典型的維族少年,長長的睫毛,深深的眼窩,高高的鼻子,皮膚因為日曬而顯得有點粗糙,嘴角還掛著一絲笑容,我被這笑容打動了,便要騎他的駱駝。
一行人向著沙漠走去。
領頭的少年唱起了歌,聽不懂歌詞,聽得懂歌聲里的歡快。幾頭駱駝不緊不慢地走著,經(jīng)過有草的地方,還不忘去吃幾根。太陽就這樣白花花地照著,我的眼睛都要睜不開了。少年看我沒戴帽子,便把他的帽子遞給了我,用維族普通話嘟囔著說:“到沙漠里來怎么能不戴帽子呢!
就這樣和少年攀談了起來,少年只有16歲。得知我來自廣東后,他問我,到廣東打工一天能賺多少錢?工廠里招的人多不多?工作累不累?……一一回答他后,他的神情便開始憧憬起來。少年說,從小家里很窮,兄妹幾個都沒怎么念書,很想去外面看看……說完扯過一根草,叼到嘴里,又開始唱起歌來。
慢慢走進沙漠,綿延的沙的曲線把我迷住了,滿眼都是金色的、溫柔的沙……那種震撼,非筆墨能形容。少年則在我們的要求下,幫我們幾個拍照,忙得不亦樂乎。
喀什(喀什噶爾的簡稱,意為玉石般的地方)是中國最西端的一座城市,東望塔里木盆地,西倚帕米爾高原。早在2100余年前,這里是絲綢之路中國段內(nèi)南、北兩道在西端的總匯點,是中國對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交通樞紐與門戶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