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仫嬍场?/strong>
土豆糍粑
又稱洋芋糍粑,即以土豆為主要原料烹調(diào)的膳食,是當?shù)亓餍械囊环N小吃。
土豆糍杷有多種吃法,各有風味。僅舉三法:(1)給切好的土豆糍粑上,撒把白糖,加上蜂蜜,吃起來香甜爽口,比三伏天吃冰棍還令人倍覺愜意不已;(2)給糍耙碗里,澆入新炒的酸菜漿水,再調(diào)入蒜泥、辣椒、五香粉,頓覺這糍粑油酸松軟,甚是可口;(3)油炸糍粑,即把糍粑入油鍋炸后食用。
漿水魚魚
是陜西當?shù)氐奶厣〕,形似蝌蚪。漿水魚魚一般有兩種:玉米面和一般白面的,可熱吃也可放涼吃,味道十分鮮美。
漿水是一種益生菌發(fā)酵的酸菜,盛夏吃,不僅開胃舒暢,而且滋潤,能減肥,清理身體內(nèi)的污穢,最適合肥胖和高血脂的人食用。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欲,為夏令佳品。
清末蘭州進士王煊所寫《漿水面戲詠》,頗能道出漿水面的絕妙之處:“消暑憑漿水,炎消胃自和。面長咀嚼耐,芹美品評多。濺赤酸含透,沁心凍不呵。加餐終日飽,味比秀才何?”
推薦品嘗點:西安飯莊(東大街店)
燒餅夾鍋巴
且說燒餅,尤其是要熱的。再就是鍋巴要那種非常麻辣的鍋巴。此小吃乃華縣著名早點,很多攤點都有售,到此一游的朋友萬不可錯過。
【行程規(guī)劃】
在華縣觀賞皮影戲及相關(guān)藝術(shù)作品大概用2天即可。與老藝人進行下交流可以使您對于這門古老的藝術(shù)有更加直觀的感懷。除了參觀皮影藝術(shù)博物館、觀看皮影戲表演外,最好也去考察下皮影傀儡藝術(shù)的制作,這項堪稱華縣一絕的技藝已令很多中外游客為之傾倒,相信定會使您覺得不虛此行。
時間充足的朋友也可以去西安游玩一番,這座十三朝古都距離華縣僅僅兩個小時的車程。臨潼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華清池、秦陵地宮,還有市內(nèi)的鐘鼓樓、回民街、大雁塔等也都是馳名中外的著名景點。
【其他信息】
華州黑陶
“土與火的結(jié)晶,力與美的藝術(shù)”是對華州黑陶的精辟詮釋。華縣黑陶工藝在眾多技術(shù)基礎(chǔ)上博采眾家之長,進行完善創(chuàng)新,將皮影影雕的刀功和繪畫,造型藝術(shù)的技藝等融匯其中,才成就了今天的華州黑陶。
華縣皮影戲背景資料
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shù),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shù)與戲曲的巧妙結(jié)合,相傳起源于漢代。據(jù)說西漢文帝劉恒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紗窗的陽光,一面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zhuǎn)哭為笑。
相傳漢武帝非常思念早逝的李夫人,一方士面見漢武帝說能使李夫人還魂來見,武帝允之。到了夜晚,方士設(shè)立帷帳,擺上酒肉。當他在帷帳內(nèi)點燃蠟燭后,帷幕上忽然映出了仿若李夫人的身影,令坐在帷帳外的漢武帝為之神往。這段軼事在《搜神記》、《論衡·自然篇》、《漢書·郊祀志》等典籍中多有記載。后皮影戲興盛于唐宋,明清時期發(fā)展到頂峰。
皮影于十三世紀左右傳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國保留著它的原始風貌,甚稱"國寶"、"中華一絕"。皮影俗稱"燈影子",在燈光的照射下,以獸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戲而得名,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甚至因為它古老的淵源,華縣皮影也有"中華戲曲之祖"、"世界電影之父"的美稱。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