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森林向來是戶外的最美天堂,然而世界因多彩而美麗,濕地則是這五彩世界里還未被充分欣賞的寶地。
【走進濕地 非誠勿擾】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即:森林、海洋、濕地。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帶,包括各種咸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涂、河邊洼地或漫灘、濕草原等!稘竦毓s》對濕地的定義是:濕地系指,不問其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帶有泥碳的沼澤、泥碳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禁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退潮時不超過6m的水域。濕地還可包括鄰接濕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區(qū)域以及位于濕地內的島嶼或低潮時水深超過6米的海水水體。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qū),都有濕地分布。有的地區(qū)只有一種濕地類型;有的地區(qū),一個地區(qū)內有多種濕地類型,構成了豐富多樣的組合類型。
濕地位于陸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huán)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征植物。很多鳥類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如果說濕地是上天賞賜給人類大地和水氣結合的禮物,那么鳥兒就是這份厚禮的嫁妝,那飛舞的身影是濕地上永遠悠揚的伙伴。在雅克·貝漢的成名作《鳥的遷徙》中,你可以看到一個候鳥關于承諾的故事——對濕地歸來的承諾。候鳥們歷經(jīng)危機重重的萬里旅程,從一個濕地到另一個濕地,完成著它們作為濕地主角的使命,體現(xiàn)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詩意。
除了美麗的鳥兒,濕地還有許許多多的附加價值。我們常說一個詞“魚米之鄉(xiāng)”,這是對濕地功能的最為大眾化的解釋,濕地的價值是多方位的,濕地可供飲水、可觀光游憩、有舟楫之便,可供柴薪建材,有藥材糧果、禽肉魚蝦各種水產的出產等等。
此外,濕地與現(xiàn)代人類追求的新的生活方式——低碳也有關系。低碳的實質是穩(wěn)固“碳匯”,減少“碳源”,濕地有調蓄洪澇、凈化水源、維持國土生態(tài)安全、緩解氣候負面變化的生態(tài)服務作用,而且這個生態(tài)服務功能恰恰與我們近來普遍關注的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相關,具體說,就是濕地的碳匯作用,即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碳匯集于濕地自身。濕地中有機質的不完全分解導致濕地中碳和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濕地植物從大氣中獲取大量的二氧化碳,成為巨大的碳庫,在全球碳循環(huán)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今天人類已經(jīng)認識到,保護自然濕地,它就能發(fā)揮減緩氣候負面變化的減少碳排放、把碳留住即寶貴的“碳匯”作用;反之,破壞濕地,它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般,源源不斷地把碳釋出,向大氣圈釋放CO2和CH4等溫室氣體,產生惡劣的“碳源”效果。全球的自然濕地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6.4%,但其碳匯功能竟與占全球面積七成的海洋相當。顯然,自然濕地單位面積的生態(tài)調節(jié)能力優(yōu)于森林和海洋,所以,濕地彌足珍貴,尤其是我們身邊的濕地被譽為城市減排的“推手”和“助手”,低碳城市,濕地為貴,減碳儉約,生態(tài)智慧。
濕地因富有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在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在國外,觀鳥旅游已經(jīng)是一個成熟的而且高端的旅游項目,濕地觀鳥游、濕地植物觀賞、河口瀑布觀賞和濕地教育游等生態(tài)旅游在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已非常普及。許多富商甚至皇室貴族都熱衷于這項活動,多由一位熟悉鳥類的向導帶領大家前往保護區(qū)、海島觀鳥,觀鳥途中要按指定路線行進,將對環(huán)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目前,國內許多濕地也被開辟為旅游目的地。
走進濕地,非誠勿擾。去旅游設施成熟規(guī)范的濕地,以拜訪者的姿態(tài),尊敬自然、尊敬濕地、尊敬鳥獸花草,濕地就能賦予你無盡的美感和靈感。用手中的相機去記錄極美的風景,無論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風騷,還是“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悠然,抑或是春來密林百鳥語的浪漫,在濕地里,春天隨處可見。(撰文/風生攝影/林海中、張路楊、李博、王守民、王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