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變了百貨公司
我在沱江邊選擇了一家新蓋的酒店住下,喝了一杯熱茶,就來到街上。天已是黃昏,當街的一側,布滿了燈火通明的食檔。湖南的小吃,隔鄰重慶、貴州的小吃,都在這里排開了陣勢,只等人們去享用。古街盡頭便是虹橋。據(jù)說原先這是一座石拱橋,后來人們在上面加蓋了廊橋。廊橋兩側是商鋪,中間行人。人鉆進廊橋,當然不會望到哪怕一點點外景。這橋,幾乎完全成了百貨公司,那琳瑯滿目的物品和高調的吆喝聲充斥了整個空間。
走出被發(fā)財之心封閉的廊橋,憑引橋的石欄,看到沱江從虹橋下嘩嘩地淌過。小小的游船載游客依次穿過橋洞。緊挨橋兩邊的盡是古老的吊腳樓。這景致,喚起了我對沈從文游記中的記憶。沈前輩寫道:“我學會用小小腦子去思索一切,全虧的是水。我對于宇宙認識得深一點,也虧的是水。到十五歲以后,我的生活同一條辰河無從分開。我在那條河流邊住下的日子約五年。這一大堆日子我差不多無日不與水發(fā)生關系。走長路皆得住宿到橋邊與渡頭,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濕的,至少我還有十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那條河正流與支流。各樣船只上消磨的。從湯湯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學會了多少知識,見過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這條河水上面擴大的。我把過去生活加以溫習,或對于未來生活有何安排時,必依賴這一條河水!
的確正像老人家所說的那樣,他在1934年、1938年和1965年前后三次回家,走的都是水路。我想象,沈從文先生乘坐當時的大商船,從常德沿沅江逆水而上。每逢險灘,都會有纖夫牽引船緩緩行駛在激流中。這是早已消逝的情景,但它的確發(fā)生過,它已經永遠被凝固在歷史的畫卷之中。(圖/文:史東)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