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樓,建造在四米高的青磚臺基上,有三層。三滴水歇山式圍廊,頂鋪黃琉璃瓦,鑲綠剪邊。
此樓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鳳凰樓上藏有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
清寧宮是清太宗皇太極和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居住的“中宮”。
正對宮門豎立祭天的“索倫竿”,此均為源自滿族民間的傳統(tǒng)風格。
從東掖門進去就到了大政殿與十王亭。十王亭位于大政殿兩側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貝勒、大臣議政及處理政務之處。其東側五亭由北往南依次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側五亭依次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稱八角殿。
大政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重要宮殿,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最神圣的地方。大政殿用于舉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頒布詔書,宣布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等。此殿為清太宗皇太極舉行重大典禮及重要政治活動的場所。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脫胎于少數(shù)民族的帳殿。
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顯示了滿族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里程。
這個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寧波的天一閣,面闊六間。
二樓三層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邊蓋黑色琉璃瓦加綠剪邊,前后廊檐柱都裝飾有綠色的地仗。
所有的門、窗、柱都漆成綠色,外檐彩畫也以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為主,這與其它宮殿紅金為主的外檐彩飾迥然不同。其彩繪畫題材也不用宮殿中常見的行龍飛鳳,而是以“白馬獻書”、“翰墨卷冊”等與藏書樓功用相諧的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為頂,主要是為了使整座建筑外觀風格相統(tǒng)一。
文溯閣后面,有抄手殿廊連接著仰熙齋,齋后為九間房,其中有芍藥圃、梧桐院等。
出了故宮,有一下馬碑,上書“諸王以下官員人等到至此下馬”。
古時候,立一石碑,諸王皆聽,不敢胡來。
如今,沒有諸王了,諸人看來也不聽話了,不照碑上所示辦,那“馬”照樣往里去。
于是,保安就在下馬石碑前拉起了鐵索。殊不知,這鐵索沒有攔住“騎馬”人,卻把走路人絆了不少。我正在對保安說,你這鐵索會絆到人,跌壞行人的。話聲還沒有落地,一位老者真的就讓絆到在地了。一位小攤主低聲說,這是今天的第三個了。
文章來源:老楊 新浪博主
相關閱讀:沈陽故宮 盡顯東北地方特色(組圖)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