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崖壁開鑿的洞窟大約有 19個,一公里長,窟內并不深,空間足以容佛或站或坐,每個洞窟內雕琢的石像為三世佛,釋迦牟尼佛位中央,左右兩廂為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
參觀是從第五窟開始的,窟內的釋迦牟尼佛像17米高,據(jù)說是云岡石窟最高的一座。佛與人高低比例有八倍之多,加之居高臨下的俯視,讓人有一種因渺小而產生的顫栗與震撼。真不知如何描寫這些佛像,知識貧乏得找不到參照的依據(jù),倒是想起了林徽因在散文《山西通信》中一段描寫,那些佛臉上“一片平靜,幾百年來沒有動過感情的,在那一閃光底下,倒像掛上一縷笑意!睘榇,似乎得了點靈感,開始注意佛的表情,特別是眼睛。在其他地方見到的佛像,眼睛大約都是千篇一律的微閉,俯瞰眾生,似乎如此才顯佛高于一切的神圣。我想,雖為螻蟻,我們卻也都是上帝的產品,未必輕賤到哪里去。云岡的佛,眼睛都是睜著的,像我們一樣,想要把這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站在他們的面前,有如站在尊師和家長面前,哪種尊重與自省是自我的,不是外來的。
走進第18窟,佛祖正在講經,側壁上雕有兩個聆聽的弟子,其神態(tài)讓人叫絕!其一,似乎一瞬間領悟了佛說的真諦,便如醍醐灌頂,喜悅之情不能自禁,雙手捫胸,作拍手鼓掌狀;另一,則心領神會,含笑不語,默默欣賞和咀嚼著佛說的璣珠金言。同在感悟的喜悅之中,一個開朗,一個內斂,兩人性格躍然石上。在第16窟看到高13.5米的佛祖身著“褒衣博帶式佛裝”,說白了,就是扎著一條當下最為時尚的領帶,不知西方人什么時候把這種服飾學去的。
看過所有的佛窟,最后來到了云岡石窟代表的大佛前。朋友幾次催促都不想離開,轉身就看見大佛慈祥地望著自己,似乎在問:“走了,不想說些什么嗎?”我便雙手合什,說了句:“一定做一個好人。”
文章來源:余心自閑新浪博客
相關閱讀: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