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小時候讀書曾背誦過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為數(shù)不多的至今還能被口罩記住的詩,于是“寒山寺”的名字被深深印刻在腦海里。
寒山寺在唐之前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寺廟,但因為此詩聞名天下,成為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它位于蘇州城西閶門十里外的楓橋鎮(zhèn),始建于六朝時期梁代天監(jiān)年間,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臺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到清朝時候,雍正皇帝敕封寒山為“和圣”,拾得為“合圣”,所謂“和合二仙”就是指寒山和拾得。雖說寺門向西朝向佛祖所在之地,又面對運河以取了“水能克火”的吉利,但這座千年古寺卻先后五次遭到火毀,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寒山寺的整體結(jié)構(gòu)與宋代之后的佛寺差不多,山門之后是天王殿,從鼓樓、鐘樓間的甬道穿過就是大雄寶殿,后面還有法堂、藏經(jīng)樓啥的。寒山寺大雄寶殿前有塊不知什么年代的佛像碑,馱在嶄新的赑屃背上。
真正的特色在于殿的后面,首先是右側(cè)懸掛著的鐘,為一九零五年日本贈送的銅鐘,全名“仿唐青銅乳頭鐘”。鐘上的銘文全是漢字,為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寫。它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一式共鑄兩口,另一口則在日本館山寺。那一年是日本是日本史上最得意忘形的一年:戰(zhàn)勝俄國、取得滿洲和吞并朝鮮;后來日軍攻占南京,消息傳到蘇州后,盤踞于此的松井石根欣喜若狂,親率百余護衛(wèi)策馬狂奔到寒山寺,并在《楓橋夜泊》詩碑前合影,侵略者狂熱的膨脹心態(tài)在此一覽無余。
當列車停在一段粉墻黛瓦裝飾的車站時,你便來到了最旖旎、最婉約、最柔情、最浪漫的城市——蘇州。蘇州是一個園林亭臺匯聚的地方,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等是她的精華;蘇州是一個水鄉(xiāng)古鎮(zhèn)包圍的地..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