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們對清史知識非常感興趣,平時對涉及清史和陵寢內容的故事、小說和一些影視劇非常留意,希望能從中獲取知識,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一次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紀連海老師在《英達故事會》欄目講慈禧之死,因為我們就是清東陵的工作人員,慈禧就安葬在此。因此,引起了我們極大地興趣。全神貫注的看完,卻發(fā)現紀連海老師在短短二十六分鐘的講述中卻出現了十多處知識性和常識性的錯誤。眾所周知,慈禧死后葬在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不知紀連海老師在講慈禧之死前是否到過清東陵,那里有關于慈禧之死的詳盡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和大量的相關文物,而不能憑借影視故事片來誤導觀眾。
錯誤一:慈禧陵寢名稱的錯誤
清朝帝后的陵寢都有各自的陵名,比如順治的陵稱“孝陵”,康熙的陵稱“景陵”,乾隆的陵稱“裕陵”,咸豐的陵稱“定陵”;屎蟮牧陮嫑]有單獨的陵名,而是以丈夫陵寢的名字加上自己陵寢所處方位而定。慈禧陵在丈夫——咸豐皇帝的“定陵”東邊所以稱為“定東陵”,又因為陵寢后靠山叫普陀峪,所以慈禧太后陵名的全稱為“普陀峪定東陵”。而紀連海說的定陵是安葬咸豐皇帝的,并不是安葬慈禧的。
錯誤二:盜陵入口位置錯誤
皇后陵寢結構要比皇帝陵的結構簡單,它沒有啞巴院,英達故事會視頻中介紹慈禧陵的入口時是在啞巴院拍攝的,這個錯誤實在太荒謬了。事實上匪徒們在盜慈禧陵時是從金剛墻處下去的。“金剛墻”是由磚加鐵筋砌成的一道墻,進入古洞門,迎面看到的那道墻就是。
錯誤三:盜慈禧陵時動用了炸藥與事實不符
在“金剛墻”前,盜陵匪徒將地面石撬開,向下挖了幾尺,露出了一道漢白玉石壘成的墻,匪徒們抽掉幾塊漢白玉方石,就從此處進入墓道。沿著陰森漆黑墓道下去后,匪徒們看到一扇漢白玉石門,石門被頂門石(也叫自來石)反頂著,無法進入。于是,匪徒們就用刀斧連砍帶鑿,終于打開了第一道石門。如今在慈禧陵地宮里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被砸壞的石門。打開第一道石門后匪徒們又被第二道石門攔住,有了打開第一道石門的基礎第二道石門很容易就被打開了。所以,在盜慈禧地宮時,并沒有動用炸藥。
錯誤四:地宮結構說法錯誤
皇后陵地宮是五券兩門的結構。進入地宮首先是墓道券,然后是閃當券、罩門券、門洞券,最后是金券,打開第二道石門后,才進入金券——慈禧太后安放棺槨地方。而墓道券是進入地宮的通道,紀連海老師說墓道就是金券是不對的。
錯誤五:慈禧尸體身首異處的說法錯誤
慈禧的棺槨為兩層,外為槨內為棺,是用名貴的金絲楠木制作而成的。為了避免破壞珠寶,匪徒們撬開內棺,打開內棺發(fā)現慈禧太后置身在滿棺的珠寶之中,尸身依然完好,面目如生,只是手指長了一寸長的白毛。過了一會兒,慈禧身上的衣服開始有風化跡象,臉慢慢變黑,但卻不至于到猙獰可怕的地步。為了把棺內的珠寶全部拿走,匪兵們把慈禧從棺中拖出來,扔到地宮的西北角。盜墓后,清朝的遺老遺臣來給她收尸時,發(fā)現慈禧尸體臉朝下,趴在棺蓋上,頭朝北腳朝南,左手反搭在背上,發(fā)色青黑,散而不亂,發(fā)根仍有紅頭繩纏繞著。慈禧上身袒裸,附體之衣被扒光,肉皮貼骨,身上出現拳頭大小的斑痕數點,生有白毛。下身只穿著一條襯褲,色澤已辨不清。腳上穿著綾襪,一只襪子已脫掉,扔在一邊。這些情況清朝的遺老遺臣在收尸時是有日記記載的。所以,英達說的慈禧身首異處有違事實。
錯誤六:為取珠寶慈禧尸體被開膛破肚說法錯誤
民間傳說慈禧嘴里含有一顆夜明珠是事實,夜明珠從慈禧的口中摳出,可能用了刀把嘴割破,但絕不是開膛破肚才拿到的夜明珠。因為當年為慈禧重新收尸時,確實發(fā)現尸體嘴角處有傷疤,胸部卻沒有發(fā)現被破壞的痕跡。
錯誤七:慈禧的頭發(fā)會變成粉末的常識性錯誤
1984年國家文物局來人再次打開慈禧的棺槨,對尸體進行了防腐處理時慈禧已是一具干尸,尸體依然完整,在干尸頭上仍有毛發(fā)存在。在這里我告訴大家一個常識,人的頭發(fā)和指甲是不容易腐爛的,所以紀老師說慈禧的頭發(fā)會變成粉末也是憑空想象的。
錯誤八:指引墓道入口的“泄密”人錯誤
紀連海老師在節(jié)目中說是一位姓姜的建陵人幫助匪徒找到陵寢入口是錯誤的。那么在當時是誰幫助了盜陵的匪徒呢?是當地熟悉地宮建造的陵戶—守陵人,并不是建陵人。
錯誤九:建陵人在建完陵后被毒死是沒有根據的
在清皇家檔案里記載,陵寢的設計與建筑有一套非常完善的體制,在設計上有專門的設計人員,我們熟知的“樣式雷”,就是專門為皇家建筑搞設計的,慈禧陵寢設計小樣現在仍然保留著。所以,皇陵的入口并不是什么秘密。也就不用找上兩天了(紀老師說找了兩天是不對的);柿甑慕ㄔ鞂嵭械氖前l(fā)包制,與現代工程建筑承包形式相似。為皇家搞建筑是件很光榮的事,還會受到獎賞,怎么會被毒死呢。既然是有歷史依據的,紀連海老師就不應該胡亂的說笑話,總該尊重歷史吧,何況又是位著書立說之人呢?
錯誤十:孫殿英之死說法錯誤
紀連海老師說孫殿英被人刺殺,何人刺殺,又為何故?我想是沒有出處的。那么,孫殿英最后的下場到底是什么樣的呢?1947年在河南湯陰的一場戰(zhàn)役中,他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生俘了。在監(jiān)獄中,孫殿英犯了大煙癮,最終在囚所中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卒年六十歲。
在一期節(jié)目中出現諸多錯誤,我們想作為一名專家型和公眾性的人物,紀連海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是不是該更慎重,知識內容更嚴謹一些呢?否則,他的“粉絲”們不是接受了錯誤的引導嗎?希望我們的說明能還歷史一個清白,還公眾一個明白。
(王兆華 秦雅梅)
清東陵,中國最后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