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六點半貓貓就爬了起來,掀開窗簾,看到外面黑乎乎的,似乎還早了點,于是一直等到快七點,天空蒙蒙亮才拿起相機包,全副武裝包裹得嚴嚴實實出門,客棧為了保溫設了兩道門,把相機包先拿到第一和第二道門之間拉開拉鏈,適應一下外面的溫度,然后才走出去,立刻感受到了嚴寒的滋味,前天晚上基本沒在戶外長時間停留,還沒什么感覺。
漠河溫差大,因為當?shù)乜諝鈱崃课蘸蜕l(fā)比較緩慢,一天中的氣溫變化,最低值不是出現(xiàn)在午夜,而是出現(xiàn)在日出之前,此刻,臉上裸露的皮膚如同針刺般,被寒風吹得生疼,試圖拍些景物,舉起穿著保暖套的相機,努力透過塑料罩尋找著取景器,為了保暖,同時也為了怕哈氣到塑料罩上,特地帶了護面,屏住呼吸費勁地從取景器里構圖,而腳下一不留神,便會踏進厚厚的雪中,有些沮喪,這樣行動不便的拍攝還是第一次遇到。
一抬眼才發(fā)現(xiàn)木屋的對面就是界河黑龍江,不過此刻已經(jīng)成為了一座冰河,上面的幾艘游船已經(jīng)凍在了江心,和周圍銀裝素裹的山林構成了一副冬景圖。偶爾有炊煙裊裊升起,大部分木屋依然在沉睡中,貓貓一個人沿著馬路繞著村子走了半個小時,終于看到了太陽從村子另一頭睜開了眼,可惜這個角度是看不到日出的,便折返回北極人家老木屋,簡單吃了早餐,門外的“銳界”已經(jīng)啟動了。
北極村不過三千多口人,這里的特色是“木刻楞”房子,木刻楞(俄語意為“木頭房子”)最早是從俄羅斯傳過來的,據(jù)說有一百多棟,不過90%是七十年代后建的,房屋大都選擇直徑約二十公分,長兩三米的圓木,然后豎放(可節(jié)省木材一半以上)搭建而成,而漠河早期(1970年前)的木刻楞房屋,都是選擇直徑約三十公分,長6-8米的圓木采用橫放形式,這些圓木兩頭帶榫,相互扣緊,中間用泥巴抹嚴實。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