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房屋與灰坑等組成的一處古代村落遺址在甘肅河西走廊被發(fā)現。
這一古代村落遺址是正在進行的“黑水國”遺址考古成果之一。負責現場發(fā)掘的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副教授張良仁介紹,在發(fā)掘現場,考古隊發(fā)現了11座房基,這是古代居民的居住場所。
另外,在考古現場還發(fā)現了古代居民留下的生活垃圾,里面包含陶片、獸骨、燒土塊等,表明古代居民在此長期生活過。從出土遺物來看,他們從事農業(yè)、家畜養(yǎng)殖、冶金和紡織。
“黑水國”遺址發(fā)現于上世紀40年代,當時認為這是一處漢代遺址。從這次進行的考古發(fā)掘看,這一遺址及周邊的人類活動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四壩文化時期。
今年6月以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西北大學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西北17公里的“黑水國”遺址進行了發(fā)掘。
張良仁介紹,根據出土遺物等初步判斷,這一古代村落遺址屬于四壩文化類型,距今已經有4000年,為研究這一地區(qū)早期的人類社會生活提供了考古資料。“四壩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肅河西走廊中西部的一種早期青銅時代文化,因其最早發(fā)現于山丹縣四壩灘而得名。
文章來源:新華網
甘肅古屬雍州,省會蘭州。地處黃河上游,位于我國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緯32°3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它東接陜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古、寧夏..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