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冷空氣南下,東洞庭湖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從西伯利亞、蒙古等地遷徙來的候鳥。
據(jù)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野外站統(tǒng)計,截至10月27日,共記錄到剛剛遷徙來的候鳥21種,10469只。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黑鸛,二級保護動物灰鶴、白琵鷺、白額雁等。預計今年到東洞庭湖越冬候鳥將達到9萬多只。
東洞庭湖保護區(qū)工作人員說,目前,洞庭湖水位居高不下,27日城陵磯的水位是25.48米,比去年同期水位21.71米高出3米多,由此形成的淺水淺灘少,可供水鳥覓食的生存環(huán)境也少,給越冬水禽覓食帶來困難,不少候鳥在農(nóng)田覓食。
為確保候鳥遷徙安全,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qū)工作人員加大了野外巡護、監(jiān)測力度。同時,林業(yè)部門從25日起在該市范圍內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對在禁獵區(qū)、禁獵期或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候鳥,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以及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行為,森林公安機關將作為刑事案件辦理。
另據(jù)經(jīng)視新聞報道,25日晚寒流突然來襲,東洞庭湖氣溫一夜降了十攝氏度,四五級的北風伴著小雨。而成千上萬的候鳥“先頭部隊”正好搭乘這趟順風車來到了東洞庭湖的大小西湖安營扎寨。約三百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皮鷺就停在大小西湖的河灘上,它們就是25日一早趕來的先頭部隊,河灘上嫩綠的青草將長途跋涉的鳥兒們吸引了過來。預計到十一月中旬,會有很多冬候鳥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安家。由于遠距離飛行,加上遷徙途中遭遇到捕殺驚嚇,棲息地對鳥兒們至關重要。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岳陽市境內,面積190300公頃,1984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和珍稀鳥類。保護區(qū)為洞庭湖的一部分,受長江和湘、資、沅、澧諸水系的水量周期升降影響,形成了水、沼澤、淺灘和低岸等復雜的自然地形。洪水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沉積,又給水生動植物繁衍提供了條件。此外,加之東洞庭湖地處中國冬季候鳥越冬和夏季候鳥繁殖結合部,鳥類資源非常豐富,僅候鳥就有158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等10種,二級保護動物天鵝等27種,為我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濕地和候鳥保護區(qū)。
全球共有8條候鳥遷徙線路,3條經(jīng)過中國,其中一條穿越湖南洞庭湖-雪峰山,另一條擦著羅霄山脈(炎陵至祁東一帶)而過。洞庭湖的候鳥主要由中國中部線路(即中亞-印度線,穿越黃河、長江向南)遷徙而來。其中,過洞庭的候鳥有大部分停了下來,小部分選擇了飛越雪峰山而繼續(xù)往南。
湖南古稱“瀟湘”,地處華中偏南。這片山明水秀的土地對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孕育了毛澤東、劉少奇、蔡鍔、譚嗣同、曾國藩等歷史風云人物,使人們對它充滿了敬意。這里有范仲淹留下千古絕句..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