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沙雅地區(qū):
美麗的沙雅縣位于天山中段之南,塔里木盆地北部,渭干河綠洲南端,行政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是馳名中外的絲路古道 —— 龜茲國的一部分,全縣轄七鄉(xiāng)一鎮(zhèn)兩場?h境東鄰尉犁、且末,西靠阿克蘇,北接庫車、新和,南境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和田、民豐、策勒相連。東西寬180千米,南北長220千米,總面積31972.5平方千米。全域海拔650~1020米。
去沙雅看胡楊的游客大凡都是去觀賞世界胡楊林公園為主,這個距離沙雅縣城約35公里,隸屬于沙雅第一牧場的區(qū)域,是一個原生態(tài)的胡楊林自然公園主,以千姿百態(tài)、蒼勁挺拔的胡楊樹而得名。公園具有塔里木盆地北緣的特色植被、胡楊林、沙漠、綠洲等綜合景觀。整個胡楊林自然古樸,原始如故,其旺盛長勢和茂密程度十分罕見,遠遠望去恰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的縮影。
為了探究沙漠胡楊的究竟,見識大漠長空下胡楊的風采,在當?shù)氐摹吧逞磐ā蓖鮿Σ◣ьI下,從沙雅縣城出發(fā)往后,南經(jīng)新建的其滿大橋26公里后,直奔塔河南岸到蓋子庫木鄉(xiāng)政府。當經(jīng)過蓋子庫木鄉(xiāng)后再往博斯坦庫木村約行駛13公里,這段路是在荒漠上行駛,由于當?shù)厝杲邓坎坏?5mm,而蒸發(fā)量卻超過了1000mm,因此地表極為干燥,汽車行駛在牧民們驢車和牲口走出來的路上,稀少的降雨量讓干旱的路面早已積累厚達幾十公分的粉塵。雖然路邊上都是寬闊平坦的平地,但是行駛時不能擅自偏離道路,周圍沙質(zhì)為主的地面教軟,汽車很容易陷入其中。每當越野車過后會揚起巨大的塵土,就會遮擋后面汽車的視線,我們兩部汽車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像目的地行駛。
在茫茫的大漠中尋找到石油物探后遺棄的沙漠公路,也是不易的事情。所謂的沙漠公路,此時也只是留下了一個約隱約現(xiàn)的記號而已。找到沙漠公路后再往南行駛3公里后進入夾存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間的塔里木河古河道,此時沿著古河道西行,計15公里后,就可以見到,在藍天、白云、大漠與枯死的胡楊樹的環(huán)抱中,一座古堡(當?shù)厝私袧L巴孜)靜靜地聳立在一個土坡上。
古堡橢圓型的穹頂顯得異常精致,金色的胡楊葉在風中搖晃著摩擦發(fā)出聲響,我踩著衰敗的荒草,踏著地面有各式的動物的腳印上,向迷團的中心古堡走去。有多少這樣曾經(jīng)繁盛一時的文明被沙漠無情地吞噬了,多少繁華,還掩埋在連綿無盡的沙丘之中。可以想象這古堡的下面原來就是滔滔的塔里木河水。如今這座古堡以成為塔里木河改道的見證,古堡周圍那些尚未倒下的胡楊樹的骨骸用自己的身軀書寫著塔里木河道 改道的歷史。
悠悠黃沙中見證著胡楊樹的頑強。
離開古堡,汽車出了古河道后,繼續(xù)西行來到回到沙漠公路往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駛?cè),原先計劃往沙漠深處縱深行駛30公里,結(jié)果因為路面被黃沙覆蓋太厚,行駛到20公里處就無法前行,這段20公里中二輛汽車已經(jīng)多次相互拖拉自救才得以脫離黃沙的圍困。沙雅類似這樣情況很多,時常能看到荒漠中的胡楊,她們每年接受著幾十毫米的降雨量,怎么可能成活呢?
原地處來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的沙雅縣城,所屬的土地面積中,沙漠占據(jù)了絕大多數(shù)。從塔里木河正好沙漠北部的邊緣穿過,因為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的地下深處有著塔里木河滲透的地下水,沙漠的胡楊能從十米深的地下吸取著水分,在這片黃沙中才有挺起胸膛堅強地活著,并阻擋肆虐的黃沙的胡楊。
近看每一棵胡楊,由于大風將黃沙吹起,在每株胡楊樹下都有圍著一卷的黃沙,那是黃沙筑起一卷的沙丘,沙越來越多,樹也越來越高,胡楊雖然有些深陷"囹圄",但是卻能這樣過千年。 沒有任何生命能和胡楊相比,沒有一種植物那么持久地堅守在一片貧瘠和少水的沙灘。可以想象在嚴寒的隆冬她們堅強屹立的身姿。盈盈秋水,矗立著胡楊偉岸的身軀,藍天黃葉倒影在水中,亦真亦幻。
塔里木河本身不產(chǎn)流,主要由發(fā)源于冰川、積雪的三條源流補給,在塔里木河兩岸,平均年徑流量為45.82億m3,其中70.0%的徑流量和91.07%的年輸沙量集中于7~9月,尤以7、8月更集中。河水通過塔里木河中游,對土質(zhì)松散的局部河床沖淤變化劇烈,泥沙沉積嚴重,河床不斷抬升,當洪水季節(jié)時必然造成洪水漫溢。因此在塔里木河兩岸留下許多溝坎、汊道、湖泊、和水塘,當洪水退去后這"一潭死水"甚至能保留到來年洪水季節(jié)的到來也不干涸。因此,在沙雅見到美麗的水灣中胡楊林也不算什么稀有。
從沙雅縣城往南出發(fā),經(jīng)托依堡勒迪鎮(zhèn)過其滿(其滿,維語,美麗、富饒之意)大橋后往阿依喀恰恰克水庫,經(jīng)過阿依喀恰恰克水庫后向西南方向沒有路的荒漠上行攝約大概8公里,才到達這片林子。
這片一段被攔截的河道,寬有百米。從不曾見到流淌的河中央矗立著巨大的胡楊樹來看,這里在從前一定沒有這么高的水位,否則這些樹苗不會從水底鉆出來。我們順著河道往南方向徒步,由于邊走邊拍攝,當?shù)竭_水灣另一端的壩頭整整用了4小時。
這四小時中,在水鳥的鳴唱中,領略水中原始胡楊林的秀美,嗅著對潮濕的空氣,感受秋天的斑斕。在倒映著無數(shù)巨大胡楊樹的河傍,腳印和飄落的金色胡楊葉一起,留在布滿野豬腳印的岸邊。在沙雅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許多類似的水中胡楊生態(tài)區(qū),但是如此原始和巨大的卻是唯一。除此之外,最有名的是月亮灣,這個充滿韻味,南國風情景區(qū),它位于縣城以南,優(yōu)美靜謐的胡楊林中,那一潭清泉如同一對月牙,又似情人的一滴淚珠,美侖美色,和對面的太陽島遙相呼應,讓人無限向往。
脫去紅塵華美的衣裳,赤裸著不朽胸膛。"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在沙雅的古河道中發(fā)現(xiàn)一處保存完好、枯死數(shù)千年的大面積胡楊林。因這里環(huán)境惡劣、枯樹造型奇特而被命名為"魔鬼林"。魔鬼林位于沙雅縣217國道沙雅大橋以南6公里處,面積約兩萬畝;钪瓴凰,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楊精神在這里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沙雅境內(nèi)因為古時河道多次變更,而早晨的這種大面積枯死的胡楊林不止這一處。王書記帶我們走去他蓋孜庫木鄉(xiāng)的一處魔王林,按照他的解釋是,這片古胡楊樹比已經(jīng)開發(fā)出來的魔鬼林的樹還要粗大的多。我們興致勃勃地驅(qū)車前往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還未下車就看到車窗外巨大的胡楊樹的軀干,當下車后踩在荒漠的地面,和幾天來走過的感覺不同,不知道是何時曾經(jīng)下過一場小雨,地面的沙土層結(jié)成約一公分厚一層殼,當腳踏上去時感覺到咯噠一生,地下這層殼碎了的發(fā)出的聲響。
這個荒漠中的胡楊都剩下骨骸,只有紅柳還堅強地活著,有幾個紅柳的沙堆目測逾5米。周圍的荒涼讓我感覺自己仿佛來到外星球一般,在這兒每一步都可能是當代人踏入的第一步。我登上一個沙丘極目遠眺,一側(cè)是大漠邊緣的金色胡楊,一側(cè)是腳下這片寬闊的魔王林,而在這片魔王林的南面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腹地。粗壯的魔王林提示著這里曾經(jīng)是繁茂的胡楊國度,胡楊的樹陰也有曾經(jīng)成為動物的樂園,也有過鳳鳴鳥叫的喧嘩。如今只剩下月亮一次又一次爬上了胡楊骨骸的肩頭,冰冷的光線,肆虐的風,穿膛而過。
拍攝魔鬼林后直接到村莊午餐,我們再次席地而坐,目睹維族老鄉(xiāng)不用一滴水宰殺好羊的真功夫。從宰殺一只活羊,到一串串沙漠紅柳枝穿起來的香噴噴羊肉串,這一過程只需要半小時的時間,不得不叫有驚嘆。在沙雅一切都是那么的神奇。因為有了塔里木河水,才構(gòu)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輝煌,在歷史長河中它創(chuàng)造了樓蘭古城、絲綢之路、龜茲文化、尼雅古城等聞名于世的綠洲文明。塔里木河流域優(yōu)美獨特的胡楊林和神密輝煌的人文景觀,吸引著大批的游客前來探尋旅游。金秋十月,綺麗的胡楊林,更是攝影人拍之不盡的創(chuàng)作樂園。
經(jīng)典旅游線路
一、大旅游線路
阿勒泰(喀納斯)---克拉瑪依(魔鬼城)---奎屯---獨山子---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庫車(大小龍池)---沙雅縣(世界胡楊林森林公園)---阿拉爾(屯墾文化)---和田(玉石之都)。
二、中旅游線路
庫車---沙雅縣---阿拉爾---阿瓦提---阿克蘇---溫宿---拜城(或新和)---庫車。
三、小旅游線路(古龜茲國之旅)
庫車---沙雅縣---新和---拜城---庫車;
四、沙雅縣內(nèi)旅游線路
(一)胡楊神韻游
一日游
縣城---月亮灣---帕滿湖---世界胡楊林森林公園---縣城;
二日游 縣城(沙雅中心綠地廣場---景觀河-一捍旗刀街---園中園休閑度假村)月亮灣---艾吉乃姆古幕---帕滿湖----世界胡楊森林公園---縣城。
(二)大漠風光游
二日游
縣城(沙雅中心綠地廣場---景觀河-一捍旗刀街---園中園休閑度假村)---其滿大橋-阿依喀恰恰克水庫---太陽島---塔克拉瑪干原生態(tài)沙漠公園---縣城
(三)塔河胡楊風情游
二日游
1縣城(沙雅中心綠地廣場---景觀河-一捍旗刀街---園中園休閑度假村)---工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塔里木馬鹿養(yǎng)殖基地---結(jié)熱力克水庫---二牧場喀斯坎民俗村---塔河沙雅大橋---塔河外灘---魔鬼林---縣城;
(四)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
縣城---其滿大橋----太陽島---庫木博斯坦村---塔克拉瑪干原生態(tài)沙漠公園---克里雅河--于田縣
沙雅交通
長途:烏魯木齊南郊汽車站,每天傍晚6點開始有多班臥鋪大巴發(fā)往沙雅縣,第二天上午到達沙雅。票價145元。
短途:在沙雅縣內(nèi)到各個鄉(xiāng)鎮(zhèn)每天都有班車直達,鄉(xiāng)鎮(zhèn)到村落只能搭乘老鄉(xiāng)的摩托車或毛驢車馬車,一般每公里要1元左右。
旅行提示
1、 沙雅當?shù)鼐S族老鄉(xiāng)說的時間是維族時間,比北京時間遲2個小時。他們說9點正見面,其實是11點正。
2、 要尊重維族人的習慣,維族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古蘭經(jīng)上明文規(guī)定不吃豬肉,動物的血。因此在維族老鄉(xiāng)面前不要提豬肉等敏感字眼。
3、 當?shù)嘏臄z時要注意保護相機。最好能在相機的背帶上綁一個塑料袋,隨時用塑料袋套住你的寶貝相機和鏡頭。拍攝胡楊是要準備好廣角鏡頭,有魚眼萬萬不能拉下。遇到頭上蒙黑布的婦女不要太近拍攝,怕引起糾紛。
4、 因沙雅縣城面積很大,最遠的鄉(xiāng)村和縣城的距離超過100公里。加上鄉(xiāng)村路況極差,自駕游者要開四輪驅(qū)動的越野車為好。
5、 早晚溫差大,晚上睡覺時應將空調(diào)開到適度。不要過涼或睡覺時不蓋棉被,造成身體不適。
五、塔克拉瑪干沙漠
位于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中間的是廣闊的塔里木盆地,面積約53萬平方公里,而中間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占了絕大部分,面積約有34萬平方公里,人們就生活在環(huán)繞沙漠邊緣的綠洲上。
塔克拉瑪干通常的翻譯是死亡之海,茫茫的沙海將南北間隔開來,自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就把這里視為畏途,《佛國記》中描寫的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但是現(xiàn)代的人們戰(zhàn)勝了自然天塹,修建了穿行在生命禁區(qū)的道路,修建了一條從輪南到民豐的石油沙漠專線公路,路程大約有600多公里,這是一段這是穿越沙漠腹地直接溝通沙漠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極大地縮短了和田到烏魯木齊的公路距離,更重要的是為開發(fā)塔里木盆地豐富的石油資源鋪平了道路,著名的西氣東輸?shù)脑搭^就在這里。
從前的217國道到達庫車就算到頭了,近年來政府為了造福南疆人民,改善城市之間的交通狀況,人們決定修建第二條穿越沙漠的公路,就是從阿拉爾沿和田河河道直抵南疆重鎮(zhèn)和田,也就是217國道的延續(xù)。因為這條道路正在建設之中,預計2008年前后方可通車。
沙漠公路全長約600公里,是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徑直穿越的,起點是輪南鎮(zhèn)。輪南是位于輪臺縣城南部約80公里的一個小鎮(zhèn),這里地處沙漠北緣,周圍是大片的鹽堿地。現(xiàn)代石油工業(yè)為這里帶來了生機,這里是塔里木油田的主戰(zhàn)場,到處都是林立的井架和燃燒的火炬,石油帶動了地方經(jīng)濟的繁榮,從公路兩旁密布的飯館就可以看出。
沙漠公路修建的平坦而寬闊,很難想象會在沙漠里出現(xiàn)這樣的高等級公路。因為地處沙漠邊緣,公路兩旁生長找茂密而巨大的胡楊,它粗大而干裂的軀干彰顯了時間的滄桑。車行約30公里就到塔里木河大橋,塔里木河是新疆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是南疆的母親河,是人民的生命線。塔里木河沿盆地北緣東、西方向橫貫塔里木盆地,滋養(yǎng)著綠洲上的民眾,是新疆也是中國最長的內(nèi)陸河,最后消失在羅布泊。這里的胡楊愈發(fā)的茂密,最近這里建成了面積很大的胡楊林生態(tài)公園,里面河汊縱橫,胡楊茂密,每年的秋天都吸引了大量專程來拍攝秋色的攝影人。前行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枯死的胡楊林,它們的枝干伸向天空,扭曲著,掙扎著,似乎在控訴環(huán)境破壞所帶來的生態(tài)惡化。
接下來的路旁植被逐漸稀疏,起伏的沙丘映入眼簾,越走沙丘越高大,直到眼前都是一望無際的沙海。人們對于沙子的感知可能跟所處環(huán)境而感覺不同,公園里的沙池和海邊的沙灘,讓人童心未泯或心曠神怡,可當站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舉目四望的時候,感受到的絕對是震撼,茫茫沙海,浩瀚無垠,公路伸向無際的遠方,最后變成一條細線;站在沙丘上,感覺到大自然無窮和自己的渺小。起伏的沙丘形成優(yōu)美、圓潤的線條,在光線的作用下產(chǎn)生絕美的影象,在攝影人的眼中,沙漠又是柔美的,像是嫵媚的女人。
塔中油田位于沙漠腹地中心,是石油人在浩瀚的沙海中開辟出的一塊人工綠島,在亙古的沙漠中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這里也是管道縱橫,井架林立,燃燒的火炬照亮了沙漠的夜空,真是讓人感嘆工業(yè)文明的創(chuàng)造力。這里是一個公路岔口,近幾年石油人又修通了從這里到達且末的沙漠公路,把沙漠南緣的偏僻小縣城納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這里的石油作業(yè)單位在公路的兩旁建有簡單的接待設施,可以提供簡單的食宿,并且這里有加油站,路過的人們都把這里當作歇息和補充的基地。
在沙漠里有一個自然村落牙通古斯,現(xiàn)在號稱原生態(tài)的沙漠部落。說來奇怪,發(fā)源于昆侖山的牙通古斯河在進入沙漠后消失了,轉(zhuǎn)入了地下潛流,在100多公里外的牙通古斯這個地方又露出地面,在沙漠腹地形成一小塊綠洲,世居在這里的人們與世隔絕,只靠駝隊往返民豐縣城帶來生活必需品,而駝隊往返縣城一次需要半月左右的時間。現(xiàn)在沙漠公路就從村莊的旁邊穿過,牙通古斯一下子站在了經(jīng)濟大潮的前沿,有一條十幾公里簡易公路直通村莊,村莊附近的胡楊林那叫一個美呀!低矮的民居散落在胡楊林中,放牧的羊群揚起陣陣塵土,真的是一個世外桃園!
穿越了600公里的沙漠后就快要到達民豐縣城了。民豐是坐落在塔里木南緣、昆侖山北麓的一塊小綠洲,隸屬和田地區(qū)管轄,是和田地區(qū)最東面的一個小縣城。漢代這里是精絕國的舊址,精絕國號稱中國的龐培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突然讓時間凝固的城市,是考古界的熱點,遺址坐落在縣城以北100多公里外的沙漠中。
旅行提示:
1、沙漠公路漫長,中間基本沒有補給,要帶足燃料和水,夏季的沙漠氣候炎熱;
2、拍攝胡楊林的季節(jié)最好是10月下旬,是樹葉金黃的季節(jié)。胡楊林公園和牙通古斯都是不錯的選擇;
3、要想拍攝沙丘的線條,建議住在塔中,路旁有簡單食宿,夜晚石油的火炬照亮沙丘的效果很好;
4、沙漠公路到達民豐后與315國道相接,315國道是一條西起喀什東到格爾木的公路,中間會經(jīng)過著名的阿爾金山。
六、和田地區(qū)
南面昆侖山若隱若現(xiàn)。西行約110公里便來到了于田縣,于田縣位于克里雅河綠洲上,這里最著名要算庫爾班大叔了,庫爾班大叔在剛解放的時候堅持要騎著毛驢到北京去見毛主席,最后毛主席真的在北京接見了他,當然他不是騎著毛驢去的,否則走一年也到不了!這個故事在當時可是家喻戶曉的事情,現(xiàn)在縣城邊上還有他的巨大塑像。還有就是于田婦女戴的小花帽了,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帽子了,只有酒杯大小,別在頭上,很是別致。
繼續(xù)西行約75公里到了策勒縣,道路兩旁依舊是沙丘起伏,綠洲好象撒在沙漠中的珍珠一樣稀少而珍貴。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威力真是厲害,盤踞了那么大的面積之后還在四處擴散,似乎沒有昆侖山的阻擋它就要爬到西藏去一樣。不過坐落在沙漠南緣的策勒縣真的是被沙漠侵襲的連續(xù)搬了三次家了,已經(jīng)退到昆侖山的腳下沒有余地了。
繼續(xù)西行,公路兩側(cè)的樹木逐漸多了起來,是接近了和田地區(qū)的首府和田市。洛浦縣距離市區(qū)只有十幾公里。
和田古稱于闐,是古代著名的西域古國,是古絲綢之路南道上的重要地點,具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于闐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之一,號稱佛國于闐,晉代法顯和唐代玄奘等高僧都曾到訪過這里,所以和田境內(nèi)古跡眾多。發(fā)源于昆侖山脈的玉龍喀什河滋潤了這塊綠洲,生活在這里的主體民族是維吾爾族。
和田有三寶,它們是:玉石、絲綢、地毯;和田美玉自不用多說,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爭相收藏的寶貝,早在《山海經(jīng)》中就有西王母居昆侖,以玉為食的記載,在著名的絲綢之路興起只前就有過一條玉石之路直通中原。玉石大多蘊藏在昆侖山中,開采極為不易,此為山玉;發(fā)源于昆侖山脈的玉龍喀什河流經(jīng)和田市區(qū),山洪過后將山玉帶下,在河水經(jīng)歷沖刷,吸取天地之靈氣,去其棱角,此為籽玉;現(xiàn)在玉石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極為稀少,價值也是急劇飆升。距離市區(qū)不遠的玉龍喀什河大橋下面,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河床上尋找,期待著一夜暴福的神話,是不是也嘗試一下運氣,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呦!
和田的絲綢和地毯也很有名,可能很多人會奇怪,地處在大漠戈壁的和田怎么會有南方水鄉(xiāng)的傳統(tǒng)工藝呢?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和田的絲綢工藝就已經(jīng)很先進了,從養(yǎng)蠶、熬絲到紡織都有了整套完整的程序,并且很好地保存了下來,用它紡織而成的艾麗絲綢是維吾爾少女最喜歡的衣物,也是新疆在美麗的一道風景,F(xiàn)在坐落在亞吉鄉(xiāng)的手工紡織艾麗絲綢的作坊,是游客喜歡的游覽地方。不遠處的和田地毯廠是和田地區(qū)最大的,他的特別之處也是在于手工編織地毯,所有的顏色都是采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然后進行手工編織,據(jù)說一塊圖案復雜的地毯需要兩個工匠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和田的星期天大巴扎是不能不逛的,這是新疆最有代表性的巴扎之一。巴扎在老城清真寺旁邊,和玉石街相連,每到星期天的時候這里就是快樂的海洋,是感受新疆、感受維吾爾風情的最好時機。
在和田市周圍還有一些綠色景觀觀值得一游,距離和田18公里的拉依喀鄉(xiāng)果園里有一棵500年了的無花果樹,雖歷盡滄桑,但仍然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在巴依格鎮(zhèn)境內(nèi),還有一棵近600年的核桃樹,現(xiàn)在每年還可結(jié)果5、6千個之多,可謂功勛樹了。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