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景真八角亭壁畫:八角亭始建于傣歷1063年(公元1701年),傣歷1214年(公元1852年)在戰(zhàn)爭中被破壞。1981年4月照原型修復(fù)。亭高21公尺,底部直徑10公尺,亭基高5公尺,建在一座小山頂上。傳說,這個小山是土蜂銜泥堆成的。八角亭是由12根10公尺的棟梁托著10層別致的八角狀的樓閣。在各層屋面上覆蓋著魚鱗狀的精制緬瓦,樓閣依層次漸小,直到4根8公尺長的軸柱頂梁。術(shù)頂端有一把鉛制傘蓋,樓閣內(nèi)雕龍畫棟,鑲有傣族藝人精制的陶制花卉、寶塔、公雞等。樓閣上掛有銅鈴數(shù)十個,在微風(fēng)中叮當(dāng)作響。
景真八角亭,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囊粋地方,八角亭代表了西雙版納小乘佛教文化的一個縮影,旅游觀光客們到此地游覽,估計大多數(shù)人多佛教文化的認知程度比較膚淺。在景真寺廟的墻壁上的一幅幅壁畫,講述了釋迦摩尼成佛的故事和傳教的一些歷程。當(dāng)然,還有一些說教的小故事,教大家不要偷竊,不要作惡等。壁畫由于長時間不修復(fù),已經(jīng)顯得陳舊不堪。但這反而增加了一些歷史厚重的感覺。
5、章朗:在寂靜的山谷中,我一個人靜坐在露臺上,月光灑滿了整個山谷,把整個山谷照得金碧輝煌。遠處,傳來了一聲聲的鳥叫,唧唧鳴叫的蟬聲,給整個村寨增添了一曲大自然的樂曲。靜靜的夜,平靜的心情,一件件快樂的往事在腦海中回蕩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微一笑,點上一直煙,貪婪的享受這和諧美麗的時光。
千年古寨章郎,是一個很大的布朗族古寨,有布朗族100多戶,有布朗族居住的寨子就一定有人工栽培的古茶園,這就是云南人常說的“濮人種茶”(布朗族古稱濮人)。但是,章郎聞名于世的不是她的茶,它的古茶園面積不大,僅500余畝。她備受世人推崇的卻是傳承千年布朗族文化。章朗在巴達山深處,受外界影響不多,完整地保存了布朗族文化,西雙版納州政府2004年投資在章朗建了一個規(guī)模頗大的布朗族生態(tài)博物館,作為介紹布朗族歷史文化的窗口。
這里的人文景觀比茶樹更讓人著迷。進入村寨的路口,是一片巨大的古樹。布郎族敬畏自然,愛護自然環(huán)境,章朗寨四圍古樹參天,寨子被數(shù)千畝原始森林護擁著,寨子里的建筑為桿欄式竹樓,寨子的山頭上有一坐千年的古寺,佛寺內(nèi)有塊石碑,記載朗佛寺已有1400年歷史。寺內(nèi)有數(shù)座佛塔,一陣風(fēng)過來,塔上鈴聲叮當(dāng)悅耳,猶如遠古的梵音,使人安詳沉靜。這里仿佛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游走在村落間的小道上,與身著民族服裝的老鄉(xiāng)攀談,路邊的雞上下飛竄,懶惰的狗兒癱睡在路邊的石板上。到處亂走的豬如巡邏的警察,時不時抬起頭來沖你吹氣;傍晚前往布朗族文化博物館參觀和欣賞美麗的落日晚霞,此時是攝影的最佳時機。整個山寨被落日照得通紅;夜幕降臨,幽靜的寺廟中回蕩著和尚們誦經(jīng)的磬聲。
早晨的章朗與傍晚的章朗一樣精彩。天還沒亮,一陣陣的雞鳴伴隨著汪汪的狗叫聲,新的一天開始了。日出時分,陽光有節(jié)奏的慢慢的撒向村寨的屋頂。三三兩兩的老鄉(xiāng)走出家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婦女們身著傳統(tǒng)的民族服裝,背著背蘿,嘴里要么銜一支自治的草煙,要么咀嚼著檳榔,導(dǎo)致他們的嘴唇變得通紅,牙齒漆黑。老人們追趕著豬兒喂食,小孩則帶著更小的小孩在玩耍。沿著一條小道登上章朗的白塔緬寺,沿路隨處可見膨大的榕樹,行走于悠悠林間小道。登頂后眺望整個章朗寨子,桿欄式的房屋猶如一朵朵大蘑菇,整齊的排列在半山腰上。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