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惠安小三寶:石雕、施墓、解放軍廟
1.石雕
惠安崇武是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鄉(xiāng),放眼這個小半島,盡是大大小小的石雕廠,轟鳴的機器聲不絕于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里的崇武人,用自己永不服輸?shù)撵`巧雙手,發(fā)展出世界一流的石雕工藝。北京人民大會堂、南京中山陵、南昌“八一”起義紀念碑、天津周恩來紀念館等國家重點工程,無不留下崇武石雕匠師們的鑿鋒。
汽車剛下高速,沿途就是各式石雕夾道,各石雕廠把自己的產(chǎn)品陳列于干道兩側(cè),具有強烈的廣告效果,那些作品無論形象的、抽象的,還是人物的、動物的,皆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另一處欣賞石雕的所在是崇武古城游覽區(qū)里的石雕園,曠闊的沙灘邊和綿亙的海岸線排滿了工匠們的不同主題作品,均以簡煉的刀工鐫刻出形態(tài)傳神的流暢線條。
近年石雕工藝發(fā)展出一種新的方式,被稱為影雕。用粗細不同的各種微型鋼釬,靠著鉛點的大小、深淺、粗細、疏密和虛實的有機結(jié)合,精心雕琢,相應(yīng)成像。除了精細的手工影雕之外,激光技術(shù)和數(shù)控技術(shù)也被應(yīng)用到影雕制作中,使得影雕的制作時間大大縮短,游人只要提供照片,很多影雕廠可以像洗印照片一般制作出影雕來,當然價格要比印照片貴多了。
2.施墓
施瑯和施士倫父子的墓葬都在惠安黃塘鎮(zhèn),都是“欽賜祭葬”,都是康熙皇帝下諭,二者相距僅幾公里。
施瑯(1621—1696)晉江衙口人,初為鄭芝龍部下,后判鄭降清,官至福建水師提督。清康熙二十二年,因平定臺灣有功,被授予靖海將軍,晉封靖海侯,卒后贈太子少傅,葬于惠安黃塘鎮(zhèn)虎窟村山麓。墓碑中刻“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兩側(cè)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墓坐北朝南,墓區(qū)由北而墓區(qū)由北而南,上下分五個坪臺,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馬、虎、羊、獅、華表各一對,以及康熙三十七年諭祭碑亭、欽賜祭葬墓坊、龜趺碑亭。此墓外觀規(guī)模為閩南最大的清代墓葬。石雕相當精致,具有一定藝術(shù)價值。
施瑯的次子施世綸(1658—1722)也是個響當當?shù)娜宋铮蚋纲F,未經(jīng)科舉之途,直接受朝廷封蔭,二十六歲出任泰州知州,三十六歲升知府,五十七歲任漕運總督,七年后病故葬于黃塘鎮(zhèn)許田村。一生為官卅余年,秉性耿直、為官清廉,深得百姓愛戴,連康熙帝都對他贊許有加,成書早于《三俠五義》的清代小說《施公案》就是以施世倫為原型,足見其影響力。
施世綸墓為夫妻合葬,相距施瑯墓不到三公里。墓自上而下也是五層坪臺,排列石羊、石虎、石馬、石將軍各一隊,最外側(cè)分列望柱。有“欽賜祭葬”石牌坊一座、龜趺石刻“諭祭碑”一方、“勤勞素著”亭一座。墓早年被盜,“文革”期間,墓前祭亭、望柱等被毀。“諭祭碑”重修時仿制的,所幸得是,原碑于兩年前在幾百米外許田村被發(fā)現(xiàn),被鋸成四條做了牛棚的棚頂。施世綸墓是一九八七年被列為惠安縣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陵園恢復舊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