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建黨89周年的紀念日,眾多80后、90后是在幸福的搖籃中成長起來的,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更加不能忘卻那些艱苦的歲月,不能忘記那些曾經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在這個暑假不妨帶著您的孩子,給他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不必去太遠的井岡山、西柏坡、遵義……北京的盧溝橋宛平城、順義的焦莊戶,河北的白洋淀、狼牙山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焦莊戶
體會村民抗戰(zhàn)智慧
【歷史背景】
焦莊戶開展地道戰(zhàn)斗是從1943年春天開始的,當時只是挖了幾個隱蔽洞。為了跟敵人長期斗爭,村黨支部發(fā)動群眾,把單個隱蔽洞連接起來,并在地道內安裝了翻板、單人掩體和暗堡等戰(zhàn)斗設施以及數十個休息室和指揮所,供民兵和群眾較長時間在地道內戰(zhàn)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長的地道,村內縱橫交錯并和鄰村相連,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戰(zhàn)斗型地道網。焦莊戶人民在1943年到1948年共戰(zhàn)斗150余次,擊斃擊傷敵人130多人。
【紅色看點】
北京焦莊戶地道戰(zhàn)遺址紀念館位于北京市順義區(qū)東北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焦莊戶地道始建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連接龍灣屯、大北務等5個村莊,全長23里。焦莊戶地道戰(zhàn)遺址紀念館被先后命名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全國紅色旅游景區(qū)”。因此這里作為紅色旅游地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在焦莊戶至少有五個項目可供參觀游覽,一是參觀地道遺址;二是看地道戰(zhàn)電影;三是聽焦莊戶村的戰(zhàn)斗歷史;四是吃“抗戰(zhàn)飯”(即窩窩頭、玉米糝粥和咸菜);五是看“地對空導彈基地”(即看部隊內務、隊列表演、通訊和指揮、導彈實物操作、導彈演習錄像)等。
焦莊戶地道戰(zhàn)遺址紀念館展館采用中國北方農村傳統(tǒng)的四合院設計風格,以青色為主色調。展館參觀區(qū)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冀東抗戰(zhàn)燃烽火、人民戰(zhàn)爭建奇功、今日順義更美好。展陳內容以照片、圖片和實物為主,館內還修建了以抗戰(zhàn)歷史人物為造型的浮雕群以及大型立體三維沙盤。
【行車路線】
沿京順路牛欄山環(huán)島向右轉(直行20公里,見路標左轉直行)在木林道口右轉可到焦莊戶地道戰(zhàn)遺址紀念館。
走京順路在枯柳樹環(huán)島右轉走順平路,過燕京橋、彩虹橋在俸伯路口左轉經北小營,到木林道口右轉就可到焦莊戶地道戰(zhàn)遺址紀念館。
盧溝橋
見證抗日序幕拉開
【歷史背景】
1937年的7月7日夜,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zhèn))搜查。當時的中國駐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遂于當天晚上8時炮轟盧溝橋。國民革命軍第29路軍將士奮起抗戰(zhàn),揭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序幕。
【紅色看點】
盧溝橋位于現在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它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一座聯拱石橋,然而,在近代史上,它卻成為中華民族遭受戰(zhàn)爭摧殘的見證。盧溝橋的石刻獅子,名聞世界,古代的工匠不僅修建了橋,還為石橋留下了護橋衛(wèi)。這些竟形成了盧溝橋獨特的風格。
位于宛平城邊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雕塑園,也是紅色旅游新景點。雕塑群區(qū)22500平方米,按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歷史過程,分為“日寇侵凌”、“奮起救亡”、“抗日烽火”、“正義必勝”四個部分,擺放38尊直徑2米,高4.3米的柱形雕塑,青銅鑄造,均重6噸。群雕以《國歌》為主題,以中國傳統(tǒng)碑林形式布陣,借鑒中國傳統(tǒng)雕塑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宛平城墻距今360多年,東西長640米,城墻上依然可見日寇槍炮轟擊城垣的斑斑痕跡。有通道可登上城墻俯瞰雕塑園和盧溝橋全景。
【行車路線】
從西三環(huán)六里橋向西行駛至京石高速公路,在五環(huán)路出口右轉即可到盧溝橋、宛平縣城。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