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洞古建筑群,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曲廊迂徑青瓦紅干墻,雕梁畫棟,別具韻味。其建筑既有中原建筑基調,又有山地建筑風格;不僅有江南園林風采,又具民族建筑特色,多種風格傳統(tǒng)相互糅合兼收并蓄,堪稱懸崖建筑之經典。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青山麗水,吸引了佛、道、儒視此為風水寶地,爭先恐后落戶于此;所以方寸間的青龍洞,博納了多座宗教建筑。這些寺廟宮殿祠堂,或依山就勢,或因勢而建,樓中有樓,洞中有洞,翹檐凌空,雕梁畫棟,曲徑通幽,恍若迷宮。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在此是如此和諧統(tǒng)一,雅俗相交,彼此交融,賦予鎮(zhèn)遠古城豐富的文化底蘊。文學大師余秋雨在游覽后更是稱這里為“諸神狂歡地”。
從這些相互交錯的宗教建筑群不難看出,諸神們都是以和為貴,圓融一處,又以曲徑通幽的形式相互串聯(lián),契合成一個整體。由此,也可以真切感受鎮(zhèn)遠多教共處,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懷。如此特色,叫人嘆服!
見過四根柱子的亭子,三足鼎立的亭子,除青龍洞外,恐怕絕無僅有。依山間獨特地形而建的這個名曰“諧趣”的亭子不僅是懸崖建筑神來之筆,也表達著青龍洞三教的和諧共處。
考祠,值得一提的是考祠地面,前半部分,直接以磚塊鋪墊,成一個個的人字。意在警示考生,做學問首先要做好人,可謂匠心獨具,用心良苦。
紫陽書院,鏤空精雕的走廊木窗。內里門窗,更是蘇繡風格的工藝門窗,描金飾彩,硬朗且柔和,惟妙惟肖。廳堂的對聯(lián),卻不乏損人之語:甕里天,洞中仙,誰造這石頭,未經混沌先開竅 ?馬蹄云,帆腳雨,你看那溪水,一出江湖不問津。
原來,這副對聯(lián)的由來有個故事。當年,鎮(zhèn)遠知府汪炳敖向鎮(zhèn)遠籍云貴總督譚鈞培索要銀兩興建學舍,堂堂的云貴總督只拿出了200兩銀子,剛剛只夠差役往來盤纏,哪里夠興建一所學堂呢?汪炳敖一氣之下寫下此聯(lián),“你看那溪水一出江湖不問津”暗諷譚鈞培飛黃騰達后忘本。不過后來,譚鈞培回到家鄉(xiāng),看到這幅對聯(lián),并沒有氣急敗壞,而是拿出3600兩銀子興建了一所學堂,并且命令保留了這副對聯(lián)。
來源:簡安然的博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