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
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fā)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
文化遺產(chǎn)
敦煌石窟藝術是集建筑、雕塑、繪畫于一體的立體藝術,古代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吸收、融化了外來的表現(xiàn)手法,發(fā)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俗的佛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珍貴資料,是人類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建筑藝術
現(xiàn)存50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繪畫、彩塑的492個,有禪窟、殿堂窟、塔廟窟、穹隆頂窟、“影窟”等形制,還有一些佛塔?咝妥畲笳吒40余米、寬30米見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從早期石窟所保留下來的中心塔柱式這一外來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藝術家在接受外來藝術的同時,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為我國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現(xiàn)存古建筑的杰作。
彩塑藝術
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右(善業(yè)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17窟唐代河西都憎統(tǒng)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繪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我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壁畫藝術
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jīng)故事,山川景物,亭臺樓閣等建筑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chǎn)的各種場面等,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xiàn)。 在大量的壁畫藝術中還可發(fā)現(xiàn),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是中華民族發(fā)達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畫表現(xiàn)出不同的繪畫風格,反映出我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狀況,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光輝篇章,為中國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貴的形象史料。
敦煌藝術
光緒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發(fā)現(xiàn)砌封于隱室中滿貯從三國魏晉到北宋時期的經(jīng)卷、文書,織繡和畫像等約5萬余件。文書除漢文寫本外,栗特文、佉盧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寫本約占六分之一。文書內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門雜文的宗教文書,文學作品、契約、賬冊、公文書函等的世俗文書。 敦煌藝術的發(fā)現(xiàn),名聞中外,它對我國古代文獻的補遺和校勘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主要建筑
洞窟:現(xiàn)存洞窟735座,內有壁畫、彩塑等文物
九層樓:洞窟編號第九十六號,始建時僅有四層樓,后五層是后來修建的,內有一尊大佛,是世界“室內第一大佛”
藏經(jīng)洞陳列館:陳列著跟藏經(jīng)洞有關的文物
莫高窟陳列館:位于售票處對面,陳列著莫高窟出口文物及由專家以1:1比例重現(xiàn)的幾座洞窟。
藏經(jīng)洞: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圓箓為了將已被遺棄許久的部分洞窟改建為道觀,而進行大規(guī)模的清掃。當他在為第16窟(現(xiàn)編號)清除淤沙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北側甬道壁上的一個小門,打開后,出現(xiàn)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窟室(現(xiàn)編號為第17窟),內有從4世紀到11世紀(即十六國到北宋)的歷代文書和紙畫、絹畫、刺繡等文物5萬多件,這就是著名的“藏經(jīng)洞”。
藏經(jīng)洞藏經(jīng)洞的內壁繪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于北宋年間,且不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jīng)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yōu)槎惚芪飨能婈,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莫高窟藏經(jīng)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fā)現(xiàn),其出土文書多為寫本,少量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它則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和闐文、回鶻文、龜茲文等。文書內容主要是佛經(jīng),此外還有道經(jīng)、儒家經(jīng)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歷本、契據(jù)、信札、狀牒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絕本。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qū)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jīng)洞文書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旅游須知
1.為了保護壁畫,在莫高窟內參觀時,只能用手電筒觀看,每位導游帶一個手電筒,如果您為了更好地觀看,可以自備一個三節(jié)電池的手電。
2.由于各種相機的閃光燈對文物均有非常大的破壞,請在進莫高窟參觀之前確定不把相機帶入!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謝謝所有人的合作!
最佳旅游季節(jié)
敦煌古稱“沙州”,是一座擁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今天的城市規(guī)模已隨著社會、經(jīng)濟進步而有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各種商貿(mào)、娛樂及文化場所分布在敦煌市中心,繼續(xù)讓當?shù)鼐用、中外訪客延續(xù)敦煌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使命。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zhèn),她在歷史上的地位,就相當于當今的香港、上海,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國際大都會和重要的通商口岸,在國際貿(mào)易、文化交流中起著其它城市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敦煌”足見當時的地位。敦煌氣候屬于極地干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3℃,7月份平均氣溫24.7℃,1月-9.3℃,全年干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此外敦煌還有干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游人應早作防備。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最佳的旅游季節(jié)。
交通指南
去莫高窟可以從敦煌打的前往,面的單程大約35元左右,轎車稍貴。另外在市區(qū)內也有很多中巴直達莫高窟,不過似乎不如打的方便。如果在窟里呆得比較晚,6點以后可以搭乘一輛接工作人員的小巴,每人5元。
門票價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內賓160元,外賓180元(含講解)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元-------120元
學生憑有效學生證件享有半價優(yōu)惠。軍人、65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免費或優(yōu)惠。
免票對象:
1、身高在1.30米以下兒童免門票和車票。
2、革命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離休干部請憑有效證件免購門票,另購車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