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的民居大都兼有一向一坊、一向二坊、二向三坊、五福壽、六合同春、走馬轉角樓等格局式樣。建筑為土木磚石結構,門窗為雕刻精細木刻花鳥。房屋裝飾為粉白灰墻,局部繪以水墨山水畫,典雅大方。整體建筑藝術在白族民居建筑的特色上吸收了西方及江南民宅的優(yōu)點,形成了獨特的建筑藝術風格。出了趙家大院,我們?nèi)チ随?zhèn)中心的四方街。在云南,無論大理,還是麗江,只要是古鎮(zhèn)古城,都有一個小廣場,名曰四方街。于是,喜洲古鎮(zhèn)也不例外,也有一個四方街。
一個由店鋪圍成的小廣場,兩把大棚傘下的兩個粑粑攤的生意很紅火。那粑粑就是有名的喜洲粑粑,也只有在喜洲才能吃到的粑粑。于是,我們邊吃粑粑,邊研究起那粑粑來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種色、香、味均佳的麥面烤餅,是大理的風味小吃,以喜洲白族傳統(tǒng)粑粑最為有名。喜洲粑粑是用面粉做的,咸味的有蔥花、花椒、食鹽和豬肉,甜味的主要是豆沙或紅糖。無論咸甜,都做成圓形小餅,刷上一層香油,放入油鍋中,然后上下用炭火烘烤。大約十分鐘后,一鍋黃燦燦、香噴噴、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鍋了。
喜洲破酥粑粑介紹
喜洲破酥粑粑的制法是將精面粉入盆,注入清水,加入發(fā)粉,合成面團。稍餳,在面板上揉透搟成片,撒上精鹽(或白糖),抹一層熟豬油,回卷成一長條狀,然后分成擠子,搟成圓餅。用平底平口鍋刷上菜油置于栗炭火上,待油冒煙時,把圓餅放入鍋底,上面蓋上燒有栗炭火的平底鍋蓋,上下兩面均有栗炭火烘烤,使餅受熱均勻,烤至六成熟時,取下平底鍋蓋,將餅到翻一次,在蓋上平底鍋蓋,烤至熟時即可食用。成品特色是色澤金黃,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膩,冷熱均宜,攜帶方便。
酥脆、軟香,可咸可甜,早點及正餐均可食用。
來源:老楊閑游天地間的博客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