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咱雖然每周末也會去郊野轉轉,可也就難保對京城周邊的了解不是浮光掠影。如今,趁三天小長假,晚春季節(jié)里,到京城周邊四處走走,看看古寺、游游古長城、逛逛古皇陵——清清靜靜,沒有太多的擦肩而過,沒有太多的接踵而至,被花香、綠葉、佛音、神秘氛圍所縈繞。去周邊過一個古韻十足的假期,沾一身古韻沉香,也許是再舒坦不過的事兒了。
參觀指南
古寺篇
寺廟是個可以把心放下的空間,寧靜著,無去來處。尤其是這春日時光最好,在寺中安靜地找個地方坐下,于花香中看一本書,縈繞耳旁的是僧人的吟誦與鐘聲的清脆,我們不是寂寞難耐,也不是空虛寂寥,我們尋找的是春日里的祥和與幽靜。
戒臺寺 聞百年花香
戒臺寺跟潭柘寺相隔不遠,規(guī)模要小許多,但更為幽靜。它始建于隋代開皇年間,因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并可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故有“天下第一壇”“選佛場”之稱。歷史上的戒臺寺在中國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歷代朝廷都非常重視,特別是從明代以后,開壇授戒必須要持有皇帝的敕諭。明英宗賜名萬壽禪寺,民間通稱戒壇寺,俗稱戒臺寺。
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廟巍峨宏大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清幽秀雅的情趣。潭柘以泉勝,而戒臺以松名,這些古松柏年齡從三五百年到一千多年的都有,郁郁蔥蔥,各具雄姿。而春到戒臺寺,最大的看點還是丁香和牡丹,戒臺寺有丁香1000棵,其中樹齡200年以上的就有20多棵,在北京地區(qū)可算是首屈一指。最古老的一棵在千佛閣前的北側,其主干已有300年樹齡。每逢四月中下旬,丁香花會香滿古寺。從千佛閣遺址往北拐,你會看到一個名為“牡丹院”的兩進院落,它將北京傳統(tǒng)的四合院形式與江南園林藝術巧妙融合,院內幽雅清靜,清恭親王奕忻曾在這里隱居10年,至今還保留著他“慧聚堂”的匾額真跡。庭院之中種滿了各種名貴的牡丹,這些牡丹有當年乾隆皇帝的御賜,有的引種于恭王府,花齡已達200歲,而且不乏黑牡丹、千層牡丹等珍貴品種,F(xiàn)在,這里是戒臺寺最美麗的地方之一。
Link
價格:門票全價45元 、半價22元。
賞花:錦帶又稱五色海棠,每年4月開花,到11月底,舊花落去,新花又開,花期超過月季,是北京花期最長的花。錦帶最大的特點是一枝之上能開出幾種不同顏色的花,當?shù)匕傩沼H切地稱它為“十樣景”。據(jù)說寺內兩棵古老的錦帶品種名貴,非民間所有。戒臺寺花木最多的地方是后花園,這里原來是方丈院,明代后開辟成了花園。這里花木繁多,主要有牡丹、丁香、金銀木、珍珠梅、榆葉梅、連翹、紫薇、碧桃、櫻花等,花開時節(jié),姹紫嫣紅,爭芳斗艷。
活動:有“傳音送!鼻眉殓姟⒛档ぴ浩范U茶和觀古樹,許愿、祈;顒樱磕贽r歷四月初八還有浴佛節(jié)。
線路:自駕車沿蓮石路(西客站向西)—臥龍崗;乘車在蘋果園地鐵下車,換乘931路、948路公共汽車到戒臺寺站下車。
潭柘寺 心之憩地
郁達夫在《故都的秋》里說:“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到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边@話中的潭柘寺,不知留給多少人一個非常禪意的念想。寺院始建于西晉年間,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qū)最早修建也是最大的一座皇家寺廟。傳說在建紫禁城時,皇帝要求的建筑風格就仿照了潭柘寺。
在這里或許沒時間聽到篤實的晚鐘,然而山上山下、寺前寺后,古樹垂蔭,鮮花遍地,佛音縷縷,紫煙裊裊,兩個多小時的游覽時間里,所見所聞,無不古意盈懷,禪意入心。潭柘寺值得看的景觀還有很多,若懂得一點歷史、懂得一點佛教史,看起來就更有味道。寺內毗盧閣的東側種植一種有著400多年歷史的名花,這兩株玉蘭傳說是寺內僧人用紫玉蘭和白玉蘭雜交而成,當下,正是花開時節(jié),遠觀如云,近看似火,遮天蔽日,分外妖嬈,用“二喬”來形容它們確實不為過。如此古老的二喬玉蘭則只有在潭柘寺才能見到,人行其下,即有滌去心塵之美。
Link
價格:門票55元/人。
賞花:除玉蘭花外,還能賞探春花、海棠等等,探春花也是別處找不到的。
食宿:潭柘寺旁邊有一個嘉福飯店,可提供住宿和餐飲。餐廳提供的潭柘寺素齋菜很有特點,價格也算合理。嘉福飯店的住宿部,有標準房價,還可包租寺內梨樹院(以院中梨樹而得名)和行宮院(清代皇帝來寺時的住處)。
提示:因為這里每個地方,每棵樹、每個小的磚瓦都可能有一個歷史故事,普通游客需通過介紹才可了解得更清楚。
路線:自駕車從西三環(huán)航天橋沿阜石快速路向西,至門頭溝區(qū)雙峪環(huán)島左轉,至石門營環(huán)島直行,沿108國道行駛15分鐘即到。
大覺寺 禪韻茶香
大覺寺是個要小資有小資,要禪韻有禪韻的地方。它始建于遼咸雍四年(1068年)。寺內有清泉流入,故得名“清水院”,明宣宗于宣德三年重修,賜“大覺寺”之名,進得山門,左右是鐘鼓樓,正殿是四進: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殿。后山是園林,流泉有聲,古杏參天。大覺寺里有一個院落,名叫“四宜堂”,乃是雍正皇帝將自己的書齋名恩賜得來。在這個四宜堂院內,有一株樹齡已逾300年的古玉蘭樹,據(jù)說這株古玉蘭樹是迦陵禪師主大覺寺方丈時親手種植的。
也許是大覺寺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使得這株古玉蘭樹姿綽約,花朵繁盛,花香幽雅,花色潔白。其姿、色、香堪稱北京玉蘭之最。到大覺寺賞玉蘭,很早以前就是一樁雅事,文人墨客賞花之時紛紛為其吟詩作賦,如今四宜堂院內北房廊壁上還存有民國時期著名詩畫家溥儒的題壁詩兩首,詩詞的內容,全是圍繞觀賞玉蘭的情景所作。
大覺寺玉蘭之美,不僅在于本身的花繁瓣碩,色潔香濃,而且在于這里的秀麗山水和清寂古寺的襯托。青山隱隱,流泉潺潺,古寺寂寂,鐘磬聲聲。如今每到春季,玉蘭花盛開之時,大覺寺內都要舉辦“大覺寺玉蘭節(jié)”。大家在春光明媚、樸趣橫生的千年古剎之內,于盛開的玉蘭花樹之下,賞花、品茗、聽泉、吟詩、作畫……而我們在賞玉蘭的同時,是不是也該在心中祭奠一下迦陵禪師呢?正是因著迦陵禪師的因緣,雍正皇帝才會給這座院落賜名“四宜堂”,這株古玉蘭也才會落戶于此,我們后人才得以欣賞到這么清雅的古玉蘭花,年復一年……
Link
賞花:目前古玉蘭已到盛花期,遇到無風的好天氣,花期還可延長數(shù)日。另海棠花、榆葉梅、丁香等也陸續(xù)盛開。
食宿:寺內有紹興餐館,招牌菜都是江南名菜,人均消費30~50元。寺內有客房數(shù)間,室內擺設古樸不失精致,其中藏式超豪華客房,最為搶手。
品茶:現(xiàn)在是玉蘭文化節(jié),能品到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竹葉青、蒙頂甘露等各地優(yōu)質綠茶。另有古箏彈奏,與隨處散發(fā)的茶香相得益彰。
線路:自駕車從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出,橋下左轉向西一直走,到頭左轉就到了大覺寺,一路有路標。
紅螺寺 品三絕景
古寺始建于東晉咸康4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歷史,而與寺廟相伴千年的“雌雄銀杏”、有著800多年歷史的“紫藤寄松”以及演繹了修竹北上遷徒傳奇的“御竹林”這三大自然絕景也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自然的法則,見證著世事的變遷……當然,紅螺寺與皇家、高僧、達官顯貴也有著一定的淵源,從而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使之成為京城著名的佛教勝地。
紅螺寺背依青山前照秀水,四周有數(shù)不盡的奇花異草、森森古木相伴,又有悠揚的鐘聲與素雅的環(huán)境相輔,既可修心,又可養(yǎng)性,可謂出世入世各得其所。
推薦兩條線路,其一:御竹林—寺廟區(qū)—觀音路—觀音寺。這條線路涵蓋紅螺三絕景,且游覽較輕松。其中寺廟區(qū)是重點游覽區(qū),不僅可敬香禮佛,還能賞到紅螺三絕景之雌雄銀杏、紫藤寄松。沿“觀音祈福路”登山,不需消耗太多體力,這是通往觀音寺的捷徑。紅螺寺一代住持——元代云山禪師曾在此隱居修煉。
其二:御竹林—五百羅漢園—健康路—嶺上長廊—觀音寺—中天門。喜歡登山健身的話,那一定要選擇此條游覽路線,五百羅漢園位于萬畝古松林內,百年以上的古樹就達到了萬余株,形成了一個天然氧倉。林間散落著500尊由青石材質雕刻而成的羅漢像,形成了一組大型佛教藝術雕塑群。沿健康路登上紅螺山,穿過嶺上長廊,途徑觀音寺,到達登山步道終點中天門,這里是登山線路的制高點,置身其中,整個寺院盡收眼底,還可欣賞到遠處半城山水半城湖的美麗景色。
Link
賞花:古寺內外,可欣賞到大雄寶殿后院的紫藤,三圣殿前花齡260余年的牡丹,梅園四周的二月蘭與嫩綠的麥冬草。
餐飲:文化長廊處有小吃一條街,位于景區(qū)檢票口兩側的竹香園餐廳,以家常菜、虹鱒魚、素食齋飯為主要特色,游客可零點也可包桌。
住宿:寺院東南的紅螺山度假村,為仿古回廊式四合院,有標準間、套間、單人間,房內有空調彩電、獨立衛(wèi)生間等設施。
路線:京承高速(懷柔出口或北臺路<寬溝>出口)—懷柔城區(qū)—青春路北行—紅螺路—紅螺寺景區(qū)。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xiàn)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