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績溪,耳邊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古樸,當(dāng)?shù)鼐用裰v的最多的地方……太極湖村。走近太極湖村,才感到“藏在深閨人未識”,驚嘆這個古鎮(zhèn)帶給我們的美。
太極湖村,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距績溪縣城15公里,龍川胡宗憲尚書府景區(qū)3公里,緣溪河呈“s”形穿村而過,是一個“獅象把門日月當(dāng)關(guān) 龜蛇欄水”的太極風(fēng)水古村落,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這里是徽杭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村中仍保留著明代吟泉街、千年古樹、古橋,還有百余幢古民居、古門樓群、古祠堂等,依山而筑,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體的山水畫卷,是一座徽州建筑的博物館。還有絕妙的三道天然水口,風(fēng)水絕佳的帝王墓,絕奇的藥丸石,地域絕活的秋千抬閣,絕技的徽派磚雕門樓群,堪稱“五絕”,是徽州古文化的活化石。
太極方位
湖村入口處,人們多半會在一幅名為《績溪縣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shè)湖村村落整治規(guī)劃圖》緣溪河呈反“S”型繞村南流,彎彎的河水,把地塊截然分割成村落民居和耕作田地不同的兩塊。人們不禁會浮想起民間“太極圖”。
在《績溪縣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shè)湖村村落整治規(guī)劃圖》上畫一個圓圈,不難發(fā)現(xiàn),彎曲的緣溪河水象一條神奇的“太極”曲線,把湖村分成村落和田地兩塊,如果我們在功能不同的兩種地塊中分別畫上“陰陽魚”眼的話。一幅活脫的民間“陰陽魚太極圖”立即躍然眼前。
章氏宗祠
走進(jìn)太極湖村,一座高大巍峨的祠堂坐落于村的西頭――章氏宗祠,祠堂門前的照壁上赫然地繪著一幅彩繪:瑞獸圖。祠秋千抬閣堂中有一座明代的蟠龍香亭,圓柱上雕有六條搖搖欲飛的蟠龍,代表了徽派木雕的最高水準(zhǔn),堪稱木雕一絕。這是太極湖村的一項(xiàng)傳統(tǒng)文化秋千抬閣的道具。太極湖村凡男子到了40歲,須“做場”,即開展“秋千、抬閣”大型游藝活動。 秋千為風(fēng)車形,由少女彩旦,著古服,縛坐在椅止,唱徽調(diào),伴以吹奏。抬閣為木棉方箱,四周鏤花,架幼童二三名,扮戲文,用鋼筋按人物分次把演員固定在閣上,不露痕跡,驚險奇觀,堪稱江南絕活。吟泉街
出了祠堂,沿著石板路曲曲折折,就到了水街――吟泉街。吟泉街建于明代,全長300余米,水來自石金山,穿村而過,注入石門河。一年四季溪流終年不竭,水聲淙淙,如琴聲悅耳,即使春季漲水,水也不上街面,嘩啦啦水聲更是動聽,故名吟泉街。吟泉街與南北兩條主街形成“丁”字形,清一色青石板鋪墊,街上架設(shè)兩座石橋,稱大小石橋。沿溪兩岸相對建造白墻青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一百余幢,有民居、店鋪、藥鋪、油坊等,大多為明清建筑,古樸雅致,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并有石階通向河面,供村民浣洗之用!靶、流水、人家”,呈現(xiàn)眼前的酷似一幅清新明麗的村居山水圖。
中華門樓第一村
太極湖村門樓磚雕堪稱徽州之最,每一幅磚雕都是一件稀世珍寶,具有奇異變形的浪漫美。磚雕數(shù)量多,雕刻面積大,有20處之多,最大雕飾面積達(dá)4.2平方米;門罩形制豐富,有書卷式、城樓式、垂花柱式等;雕刻技法嫻熟,具有很強(qiáng)的立體感和質(zhì)感效果,雕刻技藝登峰造極;雕刻內(nèi)容豐富,物象生動,構(gòu)圖疏密得當(dāng),主題突出;湖村磚雕門罩時跨300余年,是極為難得的文史資料。因此,太極湖村也譽(yù)稱“中華門樓第一村”。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取舊時的安慶、徽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長江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兩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陽、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六安、安慶11市在皖北;黃山、池州、銅陵、宣城..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